哈囉,朋友 或許你有聽過一句話: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大人學的 Joe 跟 Bryan 合寫的一本書,就叫做《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我在思考自己的 ABZ 計畫時,也是用這個角度來看待我所累積的事物。 尤其是關於「能力」。 我對能力的定義是:親手實踐打造事物的技能。 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並且可以客觀檢視產出成果。 以下我想與你分享三個我對於認識自己能力的思考: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知識不重要,我自己就是個知識的囤積狂。 我要說的是,看別人游泳的影片一百次,我們並不會誕生游泳的能力。 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得下水才行。 我們最常見的思考誤區,就是錯把知識當能力。 如果你為了增加人生選項而進行閱讀,這很好,可以添加思考的材料。 但如果僅僅是看書、買線上課來看,這不是能力,僅僅是囤積了一堆沒用的知識而已。 不是知識本人沒用,是你本人沒有在運用知識。 運用知識來從事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才會誕生能力。 所以到頭來,其實是我們嘗試解決問題、創作一些有趣的事物、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共同行動,這類創造性活動本身,會開始累積能力。 而持續運用能力在各種情境下產生有意義的結果,知識於焉誕生。 知識就是系統性的、被驗證過因果關係的情報,可以提昇我們的認知。 ▋如何評價能力,將影響我們的獨立性 ▋當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運用能力來解決問題、從事創造性活動之後,能力會累積成長。 那麼,我的能力到底處於什麼程度呢? 如何評價能力,將影響我們的獨立性。 如果我們依賴公司給我們能力評價,那我們的能力就只能依附於公司的評價體系。 如果依賴某個權威來評價職業能力,例如國家考試或學校,權威就主宰了篩選我們的體系。 依賴組織或權威來評價我們的能力,最大的風險在於這個評價標準不一定適合 100% 的自己。 如果這個評價標準,只能看懂 60% 的我們,那怎麼辦? 這意味著有 40% 的我們,是被當做沒有價值的一部分。 因此當我們依賴權威來評價自己的能力,我們永遠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所以,我們需要一套屬於自己的評價體系。 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來自於創造性行為。 當我們主動產生有意義的行動,並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產生價值。 我們就為自己鋪陳了充滿意義感與成就的道路。 ▋將能力樂高化,豐富自己的百寶箱 ▋先前與你分享過「最小單位的可行性」,包含三個原則:
當我們主動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過程,會解決一連串的問題。 解決問題過程所產生的能力,就可以利用這三原則來進行「能力封裝」。 例如我想研發一堂新課程(創造性活動)。 研發課程之前,我希望先了解學員可能面對的問題,因此嘗試使用問卷或訪談來洞察需求。 這件事情我自己就可以完成。(可獨立執行) 問卷以及訪談有明確產生結果,幫助我判斷學員需求。(可明確交付) 未來其他人遇到相似問題,我也能夠幫助別人設計問卷。(可轉移情境) 像這樣,透過能力封裝的評估之後,我的問題解決百寶箱,就多了一套工具。 如此一來,在別人的眼中,我們就像個多啦A夢,隨時隨地都能變出道具來解決問題。 ▋結語以上就是我在 Z 計畫當中,會透過能力盤點來將自己的累積進行「能力封裝」的思考過程。 如果你對於 ABZ 計畫感興趣,我將在這週五舉辦一場直播講座: ABZ 計畫攻略指南:從 side project,擴充人生的選項 時間:9.27 (五) 19:00 開播(有回放)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8270504133289305310 邀請你一起線上聆聽我的分享。 週五見~ by Soking |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我在成為數位領域的產品設計者之後,最大的發現就是自己經常處於無知與茫然的狀態。 我們要理解手上開發產品的商業邏輯,這樣才能提出符合策略的產品設計提案。 我們要洞察產品服務的使用者情境,搞懂現場的用途以及願意產生行為的動機。 我們還要設計產品服務流程,在商業目的、使用者需求與技術可行性之間取得平衡。 最後我們還要持續的評估是否還有改善的可能性。 產品真的有滿足使用者需求嗎? 產品有滿足商業目標上的期待嗎? 這些林林總總的議題,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也別期待標準答案。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一片混沌之中找到立足點,建立自己認知的地圖呢? 我想分享以下幾個方向,提供你作為參考: 理解利害關係人的商業目標與需求 洞察使用者情境與動機 設計產品服務流程 評估持續改善的可能性 ▋理解利害關係人的商業目標與需求 我們曾經在訪談一位 UX 主管時,聽到一段很有意思的感嘆,他說:「我們遇到的設計師大多數在學習期間,都有被訓練,或者很有意識的知道要關心使用者,去同理用戶的需求。然而,大多數的設計師卻很難去意識到,要去同理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哈囉,朋友 這個週末兩天,我沉浸在與一群有趣的人,深度討論與思考,如何為自己創造有意義的工作。 在工作坊中的導師 Terence 與 Rebecca (以及助教們),溫柔又細膩的創造出具備安全感的開放性場域。 這讓來自各行各業,具備不同專業背景的夥伴,能用開放、不批評的態度,放心的深度交流。 品味 Terence 與 Rebecca 精湛的引導技術本身已經是巨大滿足。 在聆聽不同夥伴的人生際遇與「純粹意願」時,又開拓了一次眼界。 復盤了過去的點點滴滴以及對照到自己的英雄之旅,更是沉浸有趣的體驗。 學習到「探索意義感」的認知框架,讓我的人生探索百寶箱多了一個超級無敵實用工具。 與夥伴們約定之後繼續共同探索,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更是意外收穫。 簡直是賺爛了。 在工作坊當中,我特別喜歡一個 Rebecca 介紹的比喻:以內在與外在的無限循環,來觀照我們自身。 有意義的工作可以從兩個重要的面向來觀看。 外在層面,有哪些行為對這個社會來說是有價值的? 內在層面,有哪些價值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 我們最常注意的是「這個世界需要的價值」。...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在講某個東西不好用,或者某些服務體驗不好。 有些情況是,我們走進一個陌生的店家,但卻看不懂他們在賣什麼。 有些情況是,我們去逛新開的百貨商圈,被樓層空間的複雜動線搞到迷路。 又或者我們舉辦了一個活動,參與者無法理解當下該如何進行。 又或者我們規劃了一個流程,使用者一直卡關,抱怨複雜看不懂。 相信這類情況,也經常出現在你的工作與生活當中,造成許多困擾。 如果你希望可以早早就避免踩到這些地雷陷阱,不要重複犯錯。 那麼先看懂陷阱的長相,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想與你分享六個造成體驗不佳最常見的主要原因: 用途不明確 無法理解 挫折太多 說明太複雜 動線曲折離奇 分類層級曖昧 ▋用途不明確 如果使用者無法聯想眼前的服務有哪些用途,那就是個沒用的東西。 例如去異國的農夫市集逛街時,看見各種不同的香草植物或是香料。 這對於有烹飪興趣或是芳療有認識的人來說,可能會興致盎然。 但換成只對電子器材、3C 設備感興趣的人來說,會完全不理解要在這裡逛什麼。 我們對於「用途」的預判,取決於過往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