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Z 計畫攻略指南(六)人脈是共同行動所產生的關係


哈囉,朋友

先前與你分享如何執行自己的人生 side project,建立 Z 計畫的時候,有討論到五種有意義的累積。

我們可以將這五種累積,簡單分為三類來看:財務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

財務資本是我們可以動用的資產,例如錢、物質設備等物質資源。

人力資本是我們的知識與技能,例如掌握專業領域的門路、語言能力、專案管理能力等。

社會資本是我們的人際關係網路,可以分為名聲與人脈。

名聲是他人如何看待我。

用最近 Netflix 上的生存競賽節目《激贊網紅》的說法,就是「你的身上有哪些標籤?」

人脈則是與他人有意義的連結。

我想與你分享的是,我在執行 Z 計畫的過程,對於人脈的看法。

這個話題我想分為以下幾點來討論:

  •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 因為共同行動,所以產生關係
  • 有意義的成就,是社群能夠辨識出你的行為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或許你曾聽說過人脈存摺這個說法,把人脈一條一條的存起來,累積複利。

但存摺的形象,讓我們會有一個誤解,像是蒐集到名片放進去人脈存摺,就可以輕鬆產生效果。

這真的會有效果嗎?

比起存摺,我更喜歡水道的形象。

我覺得人脈就像水道,有些大的河流會形成天然水道,有些支流之間會互相連結。

甚至也可以刻意挖掘打通一條水道,連結彼此的支流。

從小在同一條街上長大、念同一所學校、住過同一間宿舍,這是天然形成的水道,將我們匯集起來。

在一場活動、一堂課程、一趟旅行、一次登山中,認識了同路人,這是支流之間彼此產生了連結。

為了解決問題去請教專家、陌生開發去接觸對方、鼓起勇氣在網路上傳訊給想認識的人,這是我們刻意挖掘打通的水道。

天然的水道會因為時間與氣候變化,而沖淡疏遠。

支流之間產生的連結,可能在雨季之後就乾枯。

刻意打通的水道,如果沒有持續引流,就會荒廢。

人脈之間的水道,不是蒐集名片就能產生效應。

而是要盤成一池活水,有來有往才能持續。

▋因為共同行動,所以產生關係

當我們用金融名詞的存摺,來思考人脈關係時,就踏入了一個陷阱。

我們會不自覺的思考,如何從對方身上獲得利益,而且自己可以付出最少,甚至形成被動收入。

所謂的「尋租」這個概念,就是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壟斷社會資源、維持獨佔地位,從而得到利潤。

當我們用「人脈存摺」來思考行為,我們容易往利用人脈來尋租的意圖走去。

但心理學與人類學的研究都告訴我們,人不是個體,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因此我更喜歡將人脈,視為一種創造性的關係。

我之所以與你認識,是因為希望與你互信,進而產生互動。

我們一起尋求有意義的創造性的互動關係。

創造性的互動,讓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滿足,無論是物質上的收穫,或者心理意義上的成就感。

因為我們一起共同行動,所以產生人脈關係。

▋有意義的成就,是社群能夠辨識出你的行為

我很喜歡《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的洞察,作者巴拉巴西用數據科學的研究,解析成功者的行為脈絡。

第一定律: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人的能力表現過了一個門檻之後,就變得難以用客觀標準來定義優劣。

這個時候人際網路的評價,人們是否能辨識出你,成為了推波助瀾的因素。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有意義的成就,都是從人際網路當中誕生的。

驚艷的創意,翻轉人們對事物的觀點。

流行的音樂,回應當代人們的情感。

偉大的產品,創造人們新中的渴望。

如果我們的人脈缺乏有意義的共同行動,那將走向乾枯。

若我們的人際關係來自於創造性的活動,這是為關係注入生機。

創造性的活動影響更多人,就是我們連結更多的水道,形成一池活水。

以上這幾點,就是我在打造人生 side project,建立 Z 計畫的時候,對於人脈這件事情的看法。

分享給你,希望能給予你一些啟發。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與你分享新創事業領域的一條黃金公式。 LTV > CAC 這條黃金公式是用來評估一個殘酷的事實:產品到底能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人不是理性的。 我們會愛上自己親手打造的事物。 所以當我們費盡心血打造了夢幻產品,推向市場之後,我們會成為一個極度樂觀主義者。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指標,來幫助我們客觀評估。 LTV > CAC,意思是顧客終生價值大於獲客成本。 例如我們有一群客人,在一年之間,他們會來店消費 10 次,他們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就是 LTV。 CAC 就是我們為了讓這些客人來店消費 10 次,我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以下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觀點,與你分享我對這條黃金公式的看法: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顧客在旅程中與我們相處的時刻 用戶搬遷成本的心理摩擦力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 討論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之前,我們要釐清一件事。 在這邊原文中的 Lifetime,其實不是真實顧客人生的一輩子。 主角其實是「顧客的需求」,我們想知道需求到底會存在多長的時間。...

哈囉,朋友 在剛接觸訪談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觀察到幾個現象,例如: 只有按照事前擬定的訪綱僵硬的按照順序提問。 每次提問都被受訪者句點,很快就問無可問、訪無可訪。 ▋僵硬死板的提問 ▋ 僵硬的按照訪綱提問,我們會生怕訪綱沒有窮盡一切,也害怕受訪者脫稿演出。 但訪談本來就不是念台詞。 訪談更像是開放世界的遊戲,有一個開放探索的主題範圍,我們透過訪談來觀察受訪者到底怎麼玩這場遊戲。 ▋一提問就句點 ▋ 每次提問都備受訪者句點的情況有二:你遇到句點王,或者你一直丟是非題給對方。 換句話說,就是一直在訪談中狂用「封閉性問題」。 例如: 你是不是會在出門時使用悠遊卡? 你有沒有在餐廳點餐時排隊很久過? 你會不會跟朋友一起團購買手搖飲? 一直狂問這些封閉性問題,受訪者除了句點,還能回答什麼呢? 訪談不是在做一連串的邏輯判斷,套公式就能得到計算結果。 訪談是探索一個網狀的脈絡,了解某個人與某些事情的關係。 比起邏輯判斷,我們在做的事情更像是拓印。 如果這件事情在受訪者的心智中留下的記憶軌跡夠深,我們就能取得脈絡的拓本。 如果你覺得這些概念聽起來不錯,那實際上該如何應用呢?...

哈囉,朋友 你參與過工作坊活動嗎? 對有些人來說,參加工作坊比聽講座、看書等形式還要更有趣,更能投入其中。 因為工作坊的本質,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 人們對於親手創造的成果,總是偏愛的。 我在擔任體驗設計顧問以及講師的過程中,經常有機會舉辦工作坊,引導參與者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活動。 比起講師在台上口沫橫飛,學員更喜歡自己動手來。 比起悶頭準備提案,工作者更喜歡先有共識的討論一致性願景。 比起一次一次說明自己想要什麼,利害關係人也希望能參與規劃的過程。 我想與你分享我在實務工作經驗中,常見的工作坊用途,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有趣的啟發。 以下三種是我常舉辦工作坊的目的: 教學工作坊 共識工作坊 共創工作坊 ▋教學工作坊:低風險體驗陌生的概念 ▋ 學習的過程,就是在接觸一連串陌生的概念。 新概念與舊概念混和,形成穩固記憶後,讓我們在未來需要的時候能提取出來運用。 因此透過工作坊形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跑完上述流程。 例如我在教用戶訪談的時候,會先分享我自己的故事。 幫助學員低風險接觸一個陌生經驗。 然後再與學員討論他們工作當中,訪談可以產生的用途。 藉此將新概念與舊概念產生混和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