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朋友 從事 UX 領域的工作者,多半都對於心理學相當熟悉以及感興趣。 甚至有不少朋友過去所念的科系就是心理學相關。 創造這個領域的唐諾曼老爺子,就是認知心理學領域的科學家,專長是研究人類為什麼會犯錯。 但認知心理學研究感官如何輸入外界資訊,以及觀察行為如何發生。 所以將心理活動視為黑盒子,主要討論可以客觀觀察的現象。 因此也會看到一個說法,就是「體驗」是無法設計的。 因為體驗是描述心理活動的用語。 明明是叫做「用戶體驗設計」的專業領域,卻說體驗是無法設計的。 是不是覺得很彆扭矛盾呢? ▋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在職涯過程中,我是先成為了產品設計者,前期一路憑直覺以及參考前人作法來解決問題。 直到創業時期的大卡關,才意識到自己的認知不足。 在到處尋找解方的過程中,認識了「UX」以及「設計思考」這些設計領域的方法論。 發明「設計思考」這個方法論的知名設計顧問公司 IDEO,也是近代產品設計理念中,將人類學、社會學的質性研究方法帶入產品設計領域的先驅者。 在《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一書中,談到 IDEO 的蘇芮女士(也是最早的用戶研究員)這樣評論當代的產品設計師:「老一輩藝術學院出身的設計師不太喜歡與人交流,藝術學院總是挑選靦腆、有創意的人當學生,討厭去觀察真實生活裡的人,也不喜歡賣力摸索日常生活的小細節。」 接觸用戶體驗之前,產品設計的過程我都是埋首於實現自己的想法。 帶著「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想法重新看待產品設計之後,我發現自己需要更多了解使用者的方法。 但是,怎麼做呢? ▋訪談,最重要的基本功了解使用者的方法中,最核心的基本功就是「訪談」。 沒有受過訓練的人來訪談,常常會發生搞笑的災難現場。 例如最常見的災難,就是直接問受訪者「我們的產品加上什麼樣的功能,你會喜歡呢?」 一旦這樣開頭,整場訪談就變成了天馬行空的創意發想,即使有寶貴的意見包含在其中,也被海量的雜訊所淹沒。 如何了解受訪對象的需求,但不是直接讓對方許願,是訪談技術中的關鍵。 但我翻遍了許多書籍,要不就是炫技討論商業案例有多成功,要不就是很宏觀的探討質性研究的整體。 訪談這件事情往往是隻字片語帶過,或僅有形式上的流程介紹。 好像只看了雜誌報導、 IG 貼文以及食譜,就要能學會廚藝一樣。 結果,我居然是在心理諮商領域挖到了滿滿的寶藏,幫助我學習如何訪談。 例如,如何與受訪者建立關係,拉近彼此的距離。 或者,如何辨別受訪者話語中的表徵關鍵詞,繼續深挖行為背後的動機。 又或者,如何回溯受訪者生命經驗的時間線,了解他身分認同改變的契機。 ▋向心理大師學習諮詢的技術在尋找各種不同心理諮商方法的過程,我發現有個奇妙的方法論體系,裡頭充滿各種有趣又實用的技巧。 NLP,神經語言程序學。 這個領域所歸納總結的諮詢技巧,來自於心理諮商領域的傑出大師,例如薩提爾家族治療、完形治療及催眠療法等領域。 我很喜歡 NLP 所提出的十二條前提假設,例如沒有失敗只有回饋、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等等。 這些前提假設的價值觀,與我一直以來接觸的方法論如設計思考、精實創業、敏捷開發等,幾乎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也相信大道至簡,許多有道理的價值觀,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然而偷師了這麼多年,其實我身邊完全沒有人能與我討論這相關的東西。 直到我認識了有名的溝通大師張忘形,發現忘形老師居然有在學 NLP。 這就像買了一輩子模型飛機自己玩的人,遇見了真的有在開飛機的人一樣喜出望外。 ▋給自己的禮物,寶貴的學習時間抱持著好奇心,我早早在半年前就排開工作,為自己留下時間。 在今年參與了許庭韶諮商心理師所開辦的助人工作者 NLP 專業執行師的認證課程。 事前忘形老師一直對我打預防針:「Soking 我覺得這些內容搞不好你都已經知道了。」 「可我是野生的,還是希望能有系統化的了解整體嘛。」我說。 其實我心中還是有點小得意,覺得自己應該掌握了許多技術,只是想驗證一下自己過去自學的成果,抱持著對答案的心態來到了課程。 結果我在第一週的一場工作坊簡單的練習上,差點淚灑現場,經歷了巨大的情緒衝擊。 ▋幫助別人之前,先成為幫助自己的人「回到中心」是一種在短時間之內調整自己狀態的方法,像是幫自己重新開機,用整理好自己的狀態重新面對眼前的情境。 這個技巧除了幫助自己調整狀態用以面對焦慮以及壓力,更能運用於諮詢情境時,幫助來訪者調節自己,好好的面對困境。 庭韶老師在練習的時候,僅僅只用了很基本的引導語,例如放慢呼吸、停頓,以及捕捉我言語中無意間的關鍵字。 但我的感官經驗卻脫離了當下的吵雜環境,也感受不到時間流逝。 進入了一個被我自己封印的回憶空間中,第一次體驗到回憶的走馬燈,許多相當有臨場感的感官記憶從不知名的記憶深處湧現。 我這才意識到,我對待自己的記憶如同對待一級咒物般,施加了層層的封印。 就像我只保留「熱水很燙」這個事實的記憶,但移除「被熱水燙傷的痛苦體驗」這樣的回憶。 記憶與情緒在大腦裡面是共用的。 因此封印記憶的我,也成為逐漸失去情緒起伏的我。 這個巨大的情感衝擊,似乎打開了腦袋裡的天線。 讓我多了一個內在觀察自己的感官(天哪,我這樣寫好身心靈)。 ▋結語雖然沒什麼道理,但我相信「體驗是可以設計的」。 只是有許多事物的體驗,沒辦法用語言文字傳遞。 需要流程、需要參與、需要情境、需要動機、需要感受。 最初的用戶體驗強調簡單易用,讓用戶的選擇變容易。 加入了設計思考後,我們不再仰賴天才的直覺,利害關係人與使用者都參與了設計的流程。 再到服務設計的廣義領域,我們所設計的產品服務,都是生態系統中的元素。 既然設計的本質就是在解決問題。 最終的大問題我想就是:我們想要設計出什麼樣的未來。 然而處理大問題之前,了解自己從何而來,身處何處,有能力幫助自己回到狀態中。 才能擺脫內在的自我監控、冒牌者心態,去迎接未來。 這是我在學習 NLP 的第一課,結合我的自我認同,希望能分享給你。 by Soking |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與你分享新創事業領域的一條黃金公式。 LTV > CAC 這條黃金公式是用來評估一個殘酷的事實:產品到底能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人不是理性的。 我們會愛上自己親手打造的事物。 所以當我們費盡心血打造了夢幻產品,推向市場之後,我們會成為一個極度樂觀主義者。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指標,來幫助我們客觀評估。 LTV > CAC,意思是顧客終生價值大於獲客成本。 例如我們有一群客人,在一年之間,他們會來店消費 10 次,他們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就是 LTV。 CAC 就是我們為了讓這些客人來店消費 10 次,我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以下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觀點,與你分享我對這條黃金公式的看法: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顧客在旅程中與我們相處的時刻 用戶搬遷成本的心理摩擦力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 討論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之前,我們要釐清一件事。 在這邊原文中的 Lifetime,其實不是真實顧客人生的一輩子。 主角其實是「顧客的需求」,我們想知道需求到底會存在多長的時間。...
哈囉,朋友 先前與你分享如何執行自己的人生 side project,建立 Z 計畫的時候,有討論到五種有意義的累積。 我們可以將這五種累積,簡單分為三類來看:財務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 財務資本是我們可以動用的資產,例如錢、物質設備等物質資源。 人力資本是我們的知識與技能,例如掌握專業領域的門路、語言能力、專案管理能力等。 社會資本是我們的人際關係網路,可以分為名聲與人脈。 名聲是他人如何看待我。 用最近 Netflix 上的生存競賽節目《激贊網紅》的說法,就是「你的身上有哪些標籤?」 人脈則是與他人有意義的連結。 我想與你分享的是,我在執行 Z 計畫的過程,對於人脈的看法。 這個話題我想分為以下幾點來討論: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因為共同行動,所以產生關係 有意義的成就,是社群能夠辨識出你的行為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或許你曾聽說過人脈存摺這個說法,把人脈一條一條的存起來,累積複利。 但存摺的形象,讓我們會有一個誤解,像是蒐集到名片放進去人脈存摺,就可以輕鬆產生效果。 這真的會有效果嗎? 比起存摺,我更喜歡水道的形象。...
哈囉,朋友 在剛接觸訪談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觀察到幾個現象,例如: 只有按照事前擬定的訪綱僵硬的按照順序提問。 每次提問都被受訪者句點,很快就問無可問、訪無可訪。 ▋僵硬死板的提問 ▋ 僵硬的按照訪綱提問,我們會生怕訪綱沒有窮盡一切,也害怕受訪者脫稿演出。 但訪談本來就不是念台詞。 訪談更像是開放世界的遊戲,有一個開放探索的主題範圍,我們透過訪談來觀察受訪者到底怎麼玩這場遊戲。 ▋一提問就句點 ▋ 每次提問都備受訪者句點的情況有二:你遇到句點王,或者你一直丟是非題給對方。 換句話說,就是一直在訪談中狂用「封閉性問題」。 例如: 你是不是會在出門時使用悠遊卡? 你有沒有在餐廳點餐時排隊很久過? 你會不會跟朋友一起團購買手搖飲? 一直狂問這些封閉性問題,受訪者除了句點,還能回答什麼呢? 訪談不是在做一連串的邏輯判斷,套公式就能得到計算結果。 訪談是探索一個網狀的脈絡,了解某個人與某些事情的關係。 比起邏輯判斷,我們在做的事情更像是拓印。 如果這件事情在受訪者的心智中留下的記憶軌跡夠深,我們就能取得脈絡的拓本。 如果你覺得這些概念聽起來不錯,那實際上該如何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