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朋友
今天想與你聊聊產品需求文件(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簡稱 PRD)這是一個軟體開發工作中的「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這件事情太痛苦了,以致於大多數情況下沒什麼好印象。
其實我是一個很喜歡寫文件的人,一方面是我不信任自己的記憶力,另一方面是透過寫作可以更深度的思考,所以通常我會盡可能的建立各式各樣文件,這不是為了別人而寫,而是為了與其他人溝通的過程,我可以幫自己準備好。
但坦白說,在我擔任產品經理的時期,即使以我自己的標準來看,我的產品需求文件 PRD 還是經常處於一塌糊塗的狀態。
這是因為擔任產品經理的時候,最重要的職責與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溝通上面,換句話說就是開不完的會議。
在一整天的會議上,要處理客戶意見、蒐集跨部門需求、整合利害關係人意見、為懸而未決的事項找出推進辦法、調整排程與資源、對齊中短期目標、提議下階段的產品策略等等等一萬件大小事。
往往到了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好不容易有獨處時間,才能坐下來打開軟體,將各式各樣的想法梳理寫成文件。
但是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一整天的會議消耗下來,晚上寫文件的時候狀態處於低谷,此時產出的文件品質可想而知極度糟糕。
接手 PRD 的設計師或工程師打開文件一看,自然會頭痛萬分,因為文件中會有各種的漏洞與矛盾沒有仔細評估過,甚至有些功能機制部分描述的很徹底,有些部分乾脆只有標題以及兩三句描述。
到頭來,與其閱讀這麼一份不知道可不可信的 PRD 文件,設計師與工程師會覺得還不如把 PM 抓來開會,討論清楚才開始工作,這樣才不會浪費一堆時間在沒有用的地方。
近日與朋友討論到關於 PRD 的議題之後,我也在個人臉書上發起了游擊訪談,蒐集到不少同業朋友的回饋,大家紛紛的與我分享他們在工作上關於 PRD 的痛苦經驗,這包括了:
除了負面的痛苦經驗之外,有軟體開發經驗的朋友們也分享了許多覺得 PRD 有積極意義的方面,這包括了:
不論是設計師或者工程師,如果沒有明確的需求依據,就很難規劃工作項目,更何況經常都要評估時程與難度,這個時候有一份需求描述明確的文件在,可以幫助開發團隊迅速對齊目標,有足夠清楚的情境,用來判斷工作的範圍,發想合理的解決方案。
軟體需求的溝通經常是討論很抽象或複雜邏輯的議題,這個時候如果有一目了然的可視化文件來輔助討論,能夠幫助開發團隊迅速對焦,也能降低非技術人員參與討論的難度。
專業工作者經常熱衷於解決問題,但也很容易迷失在細節當中。
產品發展的過程除了「為什麼要做」的事情之外,那些「經過思考決定不做」的事情也很重要。
有時候當初決定不做的事,只是因為階段性的考量,等到條件成熟、水到渠成的那天就會納入產品路線當中,但如果不記得這樣的理由,以訛傳訛形成了錯誤的認知,可能後面反而變成「一開始就說好不做,為什麼現在又要考慮」的矛盾問題。
因此從積極意義的面向來看,PRD 文件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為了輔助溝通,讓開發團隊能提昇確定性,快速聚焦目標,以及能了解過去的決策經過哪些評估。
回到我自己的經驗中,我是在開始接手大型專案,需要同時跟三、四個不同團隊一起協作的情境中,才意識到自己需要跟超多人時時對齊認知。
如果每個人有一個問題就跑來打斷我一次作討論,那我一整天不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幹了?
但如果身為產品經理又找不到人,沒辦法解決開發團隊的疑惑,一樣也會耽擱進度。
這個時候花費時間維護 PRD 文件的好處就凸顯了出來,當我把已經達成共識的部分有條理、視覺化的記錄下來,往後每次有人詢問,我就可以快速丟出線上連結,告知對方他需要的情報怎麼尋找。
如果這樣不能解決對方的問題,那可能是發現了新問題,那就應該列為追蹤事項找時間解決。
如果文件上的描述與現況不符合,那通常是兩種情形,一個是我自己假掰寫了太詳細的規格,以致於成為幻想文,等到有人要實作才發現不合理。
另一個是需求已經變更,但我沒有更新到被影響的其他部分,這就屬於要找時間局部更新的例行巡邏事項。
需求文件的更新維護也是需求變動的成本之一,只是我們經常貪圖方便而忽略這件工作,就像煮完飯之後廚房髒亂放著不管,這些代價只是當下可以逃避,但依然存在。
舉個例子,例如你招待一大群人去餐廳宴會請客,但點餐時店員完全不作任何記錄,也沒有給你任何菜單作為討論依據,往往你點了某個菜,過了十幾分鐘才出來告知你沒辦法作,要換一個方式。
大家吃吃喝喝一面改菜單,一片混亂之後經過兩三個小時用餐結束,才發現你點了八道菜卻來了十二道,然後大部分的菜都跟你一開始點的不一樣。
你付錢的時候會覺得滿肚子氣,廚房也覺得委屈,認為是經過討論才發生的結果。
軟體開發過程的時間跨度少則數個月,多則以年為單位,許多利害關係人也不在開發團隊裡面,這意味著與開發團隊討論需求時,只是把他們從百忙之中撈出來諮詢,此時的溝通對於開發團隊來說,難度是很高的。
開發團隊會發現每一件事情都要從很基礎的概念說起,而利害關係人也會覺得很多議題都去脈絡化,搞不懂為什麼要討論,就被迫要做出選擇,因此防衛心態就會迅速升起。
像這類情境,我們需要的就是可視化的資料,用來幫助溝通的雙方降低認知落差。
最後簡單作個結論,關於 PRD 文件的難題與應用情境如下:
如果你對於產品需求文件 PRD 有什麼希望討論的議題,歡迎來信,我們可以一起聊聊。
by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最近我在閱讀哈拉瑞的《連結》,看到他討論「資訊的定義」,相當引人入勝。 身為歷史學者的哈拉瑞綜觀人類整個大歷史的關鍵事件,他提出資訊的用途是為了產生連結。 所謂的資訊這種東西,就是能夠將不同節點都連結成網路,創造出新的現實。 哈拉瑞說,資訊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本來就不是要去呈現既有的現實,反而是要去連結各種不同的人事物(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帝國),以創造出全新的現實。 只要能將各個不同的點,連結成網路,就是資訊。 所以資訊不一定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而是要把人事物組織起來。 身為一個在資訊軟體業工作了一輩子的我來說,這些描述句句合理,又句句重新定義了我看事情的角度。 根據哈拉瑞的定義,我重新看待什麼是軟體。 過去我會說,軟體的本質就是將各種概念變成可運算的結構化資訊。 就像水是沒有形狀的,所以無法運算,只要將水裝入容器之後,就成為了可運算的單位。 就像時間是一種抽象概念,人類最早對時間的感受來自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運動關係(四季與日夜)。 當我們把時間這個抽象概念套上了刻度,用小時、分鐘、秒來定義時間之後,時間就成為可以運算的單位。...
哈囉,朋友 這個週末我去了解夢工作坊,兩天的時間沉浸在潛意識漂浮的場域中。 恰好我自己犯了蠢,身心科幫助降低焦慮與入睡的藥已經吃完,但沒有安排時間去拿。 因此我在渾渾噩噩睡眠不足的狀態中,經歷了兩天的解夢工作坊。 我在今年七月的 NLP 課程結業式中,與課堂夥伴們說。 我這輩子哭的次數不多,上一次是關於想要結束生命,這一次是關於重新找到活下去的路。 最近工作伙伴沛穎與我分享,關於男人的自殺率。 這件事情在台灣,男性是女性的兩倍。 男人似乎是個悶聲葫蘆,狀態表上只分「想得開」與「想不開」。 包括我自己也曾經陷入想不開的困境中。 那種困境不是源自於任何物理上的拘束,而是自己對自己的封閉。 認為自己沒有了選擇。 認為唯一選項已經從這個世界的選單上變成灰色了。 所以只剩下登出一途。 有趣的事情是。 潛意識居然會在這個過程,沒有放棄自己,產生創造性的行為。 那是我們的夢。 我們在清醒的世界中萬念俱灰時,潛意識依然活躍。 他在為我們產生跳躍性的連結,看見不同的抽象層意義。 新的意義。 我發現這是透過解夢這項活動,看見的有趣事情。 這世上最有趣的話題之一就是夢境了。...
哈囉,朋友 或許你有聽過一句話: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大人學的 Joe 跟 Bryan 合寫的一本書,就叫做《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我在思考自己的 ABZ 計畫時,也是用這個角度來看待我所累積的事物。 尤其是關於「能力」。 我對能力的定義是:親手實踐打造事物的技能。 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並且可以客觀檢視產出成果。 以下我想與你分享三個我對於認識自己能力的思考: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如何評價能力,將影響我們的獨立性 將能力樂高化,豐富自己的百寶箱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知識不重要,我自己就是個知識的囤積狂。 我要說的是,看別人游泳的影片一百次,我們並不會誕生游泳的能力。 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得下水才行。 我們最常見的思考誤區,就是錯把知識當能力。 如果你為了增加人生選項而進行閱讀,這很好,可以添加思考的材料。 但如果僅僅是看書、買線上課來看,這不是能力,僅僅是囤積了一堆沒用的知識而已。 不是知識本人沒用,是你本人沒有在運用知識。 運用知識來從事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才會誕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