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如何看懂 B2B 產品需求訪談的常見地雷?


哈囉,朋友

你是 B2B 產品開發團隊的一員嗎?

相對於面向一般消費者市場的軟體產品,其實更大比例的軟體產品設計工作,發生在企業端的需求上。

在過去我接觸到的案例中,B2B 產品的需求訪談往往不是什麼輕鬆的經驗,因此我想透過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有什麼常見的地雷?以及面對這些地雷的拆彈原則是什麼?

常見的地雷有:

  • 直接指示你具體的規格,但邏輯矛盾
  • 要求你先進入執行,但講不出交付標準
  • 跨部門流程,每個人的說法各自解讀

▋直接指示你具體的規格,但邏輯矛盾 ▋

我還是產品經理的時期,曾經遇過一個同事跑來找我談需求。

他說:「你們有空嗎?下週能不能在 OO 頁面上加個圖表?」

我問:「你是因為什麼狀況,所以需要圖表功能呢?」

他回:「行銷希望企業用戶寫完問卷之後,可以看到一些回饋。」

我又問:「為什麼會希望企業用戶可以在那個時候看到回饋呢?」

他回:「現在問卷的填寫狀況不好啊!想說放一些回饋比較吸引人。」

我:「欸?可是圖表放在問卷填寫之後的頁面,用戶在填寫前還是看不到啊?為什麼這樣可以解決填寫狀況不好的問題?」

同事:「不行嗎!?」

如果我不在乎對方要什麼,只要許願就照單全收,那麼光是處理這類矛盾的需求就飽了。

更糟糕的是,通常這類討論需求的情境中,往往要你在第一時間就壓上時程,在你還不確定問題的樣貌之前,就問你什麼時候可以開發完成。

但我們七趕八趕的加班完成這些工作,有用嗎?

如果這個需求沒有解決問題,問題還是會回到我們手上,一而再的修改。

所以第一個 B2B 需求訪談的拆彈原則是:先釐清真正的問題與影響範圍,才評估解決方案

▋要求你先進入執行,但講不出交付標準 ▋

另外一個情況是,要求你先規劃一個流程,可能是競品有這類功能,也可能是客戶內部的某個需求單位曾經許願過。

但要求你設計這個流程的人,他卻無法回答最重要的關鍵問題:交付標準。

誰要使用?不知道。

他會怎麼使用?你先想。

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因為來到你面前的這位需求方,他只是一個代理人,他並不真正掌握問題發生的情境。

在這邊我們要掌握一個基礎原則,那就是 B2B 產品的用戶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說大部分產品的終極目的是:「幫助使用者成為更好的人。」

那麼在 B2B 產品的情境中,最基本的就是:「幫助使用者完成他的工作。」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 STAR 原則,來進行行為職能的訪談,來找出具體的使用情境,如此才能定義如何幫助使用者達成目標。

使用 STAR 原則來調查行為職能,通常會以這四類問題切入:

「有哪些情況會跟這個需求產生關係?」(情境 Situation)

「什麼樣職位的人會需要參與?他們的職責目標是什麼?」

(任務 Task) 「他們會採取什麼行動?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作法?」

(行動 Action) 「預計會發生哪幾種結果?什麼因素會產生影響?」(成果 Result)

▋跨部門流程,每個人的說法各自解讀 ▋

即使運用了 STAR 原則來調查行為職能,還是會遇到一個艱困的問題:跨部門。

有時候,你遇到不同職能的人與你討論同一個工作流程時,感覺像在討論完全不一樣的議題似的。

你可能覺得是在討論需求,另外一個角色他卻稱呼這叫提案,還有人認為這就是開會。

我們會遇到此狀況的第一個原因是「本位主義」,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來看待問題,採用自己熟悉的觀點才能夠降低認知負荷。

第二個原因是知識的詛咒,同一群人在同樣的領域久了,習慣用自己內部的溝通語言,而忘記小圈圈之外的人聽不懂他們對話內容中許多隱含的資訊。

身為圈外人的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呢?

「任務步驟分析」會是你梳理跨部門流程的好幫手。

任務步驟分析關注三件事情:

  • 可獨立:每個任務步驟由單一角色執行
  • 可交付:每個任務步驟都產生具體可驗證結果
  • 可置換:對任務步驟進行抽象化,可使用不同解決方案達成同樣目的

例如一個請假的流程,可能涉及到請假人、代理人、審核主管以及人事 HR。

我們要先知道的並不是具體假別的計算規則與欄位有哪些。

我們要釐清的是,整件事情有哪幾種觸發的起點?

從起點抵達終點所需要的交付條件是什麼?

可共用的任務步驟有哪些概念?

如何提供客觀證據來驗證某一任務步驟已經完成?

某一任務步驟有哪些不同形式的提交資料方法?

上一任務步驟交付的結果,下一任務步驟的單位會如何運用?

先整理出每一個關鍵任務步驟客觀的可驗證結果,才去釐清這些結果是用什麼規則、哪些欄位組合出來的。

最怕的就是被一句話唬弄過去:「輸入不同的條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客觀來說,這是一段沒有意義的廢話,因為我們無法從中提取出可驗證範圍的規則。

你會發現,有時候同一個流程,A 企業是幾個部門合作完成,但在 B 企業卻是同一個部門內自己在處理,到了 C 企業卻通通是同一個人搞定的。

識別任務步驟的切分點,能夠讓你找出適當的顆粒度,用來設計產品的流程。

而不是根據 A 企業的部門分工,拿去要求 B、C 企業按照別人的營運邏輯來分配人力。

▋總結一下

我們在 B2B 產品的需求訪談中,有三類常見的地雷,我們的拆彈原則有:

  • 遇到直接許願的需求方,先釐清真正的問題與影響範圍,才評估解決方案。
  • B2B 產品的用戶目的,就是能夠順利完成工作,可以透過 STAR 原則,了解情境、任務職責、具體行動、關鍵成果。
  • 遇到橫跨多個部門的流程時,運用任務步驟分析,找出適當的切分點。

以上是我在進行企業內應用的需求訪談時,也經常採用的需求訪談方法,分享給你。

希望能對你的工作帶來一些幫助,也歡迎你與我分享你想解決的問題。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或許你有聽過一句話: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大人學的 Joe 跟 Bryan 合寫的一本書,就叫做《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我在思考自己的 ABZ 計畫時,也是用這個角度來看待我所累積的事物。 尤其是關於「能力」。 我對能力的定義是:親手實踐打造事物的技能。 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並且可以客觀檢視產出成果。 以下我想與你分享三個我對於認識自己能力的思考: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如何評價能力,將影響我們的獨立性 將能力樂高化,豐富自己的百寶箱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知識不重要,我自己就是個知識的囤積狂。 我要說的是,看別人游泳的影片一百次,我們並不會誕生游泳的能力。 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得下水才行。 我們最常見的思考誤區,就是錯把知識當能力。 如果你為了增加人生選項而進行閱讀,這很好,可以添加思考的材料。 但如果僅僅是看書、買線上課來看,這不是能力,僅僅是囤積了一堆沒用的知識而已。 不是知識本人沒用,是你本人沒有在運用知識。 運用知識來從事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才會誕生能力。...

哈囉,朋友 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與你分享新創事業領域的一條黃金公式。 LTV > CAC 這條黃金公式是用來評估一個殘酷的事實:產品到底能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人不是理性的。 我們會愛上自己親手打造的事物。 所以當我們費盡心血打造了夢幻產品,推向市場之後,我們會成為一個極度樂觀主義者。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指標,來幫助我們客觀評估。 LTV > CAC,意思是顧客終生價值大於獲客成本。 例如我們有一群客人,在一年之間,他們會來店消費 10 次,他們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就是 LTV。 CAC 就是我們為了讓這些客人來店消費 10 次,我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以下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觀點,與你分享我對這條黃金公式的看法: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顧客在旅程中與我們相處的時刻 用戶搬遷成本的心理摩擦力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 討論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之前,我們要釐清一件事。 在這邊原文中的 Lifetime,其實不是真實顧客人生的一輩子。 主角其實是「顧客的需求」,我們想知道需求到底會存在多長的時間。...

哈囉,朋友 先前與你分享如何執行自己的人生 side project,建立 Z 計畫的時候,有討論到五種有意義的累積。 我們可以將這五種累積,簡單分為三類來看:財務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 財務資本是我們可以動用的資產,例如錢、物質設備等物質資源。 人力資本是我們的知識與技能,例如掌握專業領域的門路、語言能力、專案管理能力等。 社會資本是我們的人際關係網路,可以分為名聲與人脈。 名聲是他人如何看待我。 用最近 Netflix 上的生存競賽節目《激贊網紅》的說法,就是「你的身上有哪些標籤?」 人脈則是與他人有意義的連結。 我想與你分享的是,我在執行 Z 計畫的過程,對於人脈的看法。 這個話題我想分為以下幾點來討論: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因為共同行動,所以產生關係 有意義的成就,是社群能夠辨識出你的行為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或許你曾聽說過人脈存摺這個說法,把人脈一條一條的存起來,累積複利。 但存摺的形象,讓我們會有一個誤解,像是蒐集到名片放進去人脈存摺,就可以輕鬆產生效果。 這真的會有效果嗎? 比起存摺,我更喜歡水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