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如何看懂 B2B 產品需求訪談的常見地雷?


哈囉,朋友

你是 B2B 產品開發團隊的一員嗎?

相對於面向一般消費者市場的軟體產品,其實更大比例的軟體產品設計工作,發生在企業端的需求上。

在過去我接觸到的案例中,B2B 產品的需求訪談往往不是什麼輕鬆的經驗,因此我想透過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有什麼常見的地雷?以及面對這些地雷的拆彈原則是什麼?

常見的地雷有:

  • 直接指示你具體的規格,但邏輯矛盾
  • 要求你先進入執行,但講不出交付標準
  • 跨部門流程,每個人的說法各自解讀

▋直接指示你具體的規格,但邏輯矛盾 ▋

我還是產品經理的時期,曾經遇過一個同事跑來找我談需求。

他說:「你們有空嗎?下週能不能在 OO 頁面上加個圖表?」

我問:「你是因為什麼狀況,所以需要圖表功能呢?」

他回:「行銷希望企業用戶寫完問卷之後,可以看到一些回饋。」

我又問:「為什麼會希望企業用戶可以在那個時候看到回饋呢?」

他回:「現在問卷的填寫狀況不好啊!想說放一些回饋比較吸引人。」

我:「欸?可是圖表放在問卷填寫之後的頁面,用戶在填寫前還是看不到啊?為什麼這樣可以解決填寫狀況不好的問題?」

同事:「不行嗎!?」

如果我不在乎對方要什麼,只要許願就照單全收,那麼光是處理這類矛盾的需求就飽了。

更糟糕的是,通常這類討論需求的情境中,往往要你在第一時間就壓上時程,在你還不確定問題的樣貌之前,就問你什麼時候可以開發完成。

但我們七趕八趕的加班完成這些工作,有用嗎?

如果這個需求沒有解決問題,問題還是會回到我們手上,一而再的修改。

所以第一個 B2B 需求訪談的拆彈原則是:先釐清真正的問題與影響範圍,才評估解決方案

▋要求你先進入執行,但講不出交付標準 ▋

另外一個情況是,要求你先規劃一個流程,可能是競品有這類功能,也可能是客戶內部的某個需求單位曾經許願過。

但要求你設計這個流程的人,他卻無法回答最重要的關鍵問題:交付標準。

誰要使用?不知道。

他會怎麼使用?你先想。

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因為來到你面前的這位需求方,他只是一個代理人,他並不真正掌握問題發生的情境。

在這邊我們要掌握一個基礎原則,那就是 B2B 產品的用戶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說大部分產品的終極目的是:「幫助使用者成為更好的人。」

那麼在 B2B 產品的情境中,最基本的就是:「幫助使用者完成他的工作。」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 STAR 原則,來進行行為職能的訪談,來找出具體的使用情境,如此才能定義如何幫助使用者達成目標。

使用 STAR 原則來調查行為職能,通常會以這四類問題切入:

「有哪些情況會跟這個需求產生關係?」(情境 Situation)

「什麼樣職位的人會需要參與?他們的職責目標是什麼?」

(任務 Task) 「他們會採取什麼行動?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作法?」

(行動 Action) 「預計會發生哪幾種結果?什麼因素會產生影響?」(成果 Result)

▋跨部門流程,每個人的說法各自解讀 ▋

即使運用了 STAR 原則來調查行為職能,還是會遇到一個艱困的問題:跨部門。

有時候,你遇到不同職能的人與你討論同一個工作流程時,感覺像在討論完全不一樣的議題似的。

你可能覺得是在討論需求,另外一個角色他卻稱呼這叫提案,還有人認為這就是開會。

我們會遇到此狀況的第一個原因是「本位主義」,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來看待問題,採用自己熟悉的觀點才能夠降低認知負荷。

第二個原因是知識的詛咒,同一群人在同樣的領域久了,習慣用自己內部的溝通語言,而忘記小圈圈之外的人聽不懂他們對話內容中許多隱含的資訊。

身為圈外人的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呢?

「任務步驟分析」會是你梳理跨部門流程的好幫手。

任務步驟分析關注三件事情:

  • 可獨立:每個任務步驟由單一角色執行
  • 可交付:每個任務步驟都產生具體可驗證結果
  • 可置換:對任務步驟進行抽象化,可使用不同解決方案達成同樣目的

例如一個請假的流程,可能涉及到請假人、代理人、審核主管以及人事 HR。

我們要先知道的並不是具體假別的計算規則與欄位有哪些。

我們要釐清的是,整件事情有哪幾種觸發的起點?

從起點抵達終點所需要的交付條件是什麼?

可共用的任務步驟有哪些概念?

如何提供客觀證據來驗證某一任務步驟已經完成?

某一任務步驟有哪些不同形式的提交資料方法?

上一任務步驟交付的結果,下一任務步驟的單位會如何運用?

先整理出每一個關鍵任務步驟客觀的可驗證結果,才去釐清這些結果是用什麼規則、哪些欄位組合出來的。

最怕的就是被一句話唬弄過去:「輸入不同的條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客觀來說,這是一段沒有意義的廢話,因為我們無法從中提取出可驗證範圍的規則。

你會發現,有時候同一個流程,A 企業是幾個部門合作完成,但在 B 企業卻是同一個部門內自己在處理,到了 C 企業卻通通是同一個人搞定的。

識別任務步驟的切分點,能夠讓你找出適當的顆粒度,用來設計產品的流程。

而不是根據 A 企業的部門分工,拿去要求 B、C 企業按照別人的營運邏輯來分配人力。

▋總結一下

我們在 B2B 產品的需求訪談中,有三類常見的地雷,我們的拆彈原則有:

  • 遇到直接許願的需求方,先釐清真正的問題與影響範圍,才評估解決方案。
  • B2B 產品的用戶目的,就是能夠順利完成工作,可以透過 STAR 原則,了解情境、任務職責、具體行動、關鍵成果。
  • 遇到橫跨多個部門的流程時,運用任務步驟分析,找出適當的切分點。

以上是我在進行企業內應用的需求訪談時,也經常採用的需求訪談方法,分享給你。

希望能對你的工作帶來一些幫助,也歡迎你與我分享你想解決的問題。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思想沒有形狀,而文字與聲音是線性的敘事結構。 這些都限制了我們的表達。 所以我們光看文字,很難領會如何採取行動。 人們需要共同參與,在這場共同行動關係中,發現我們如何與事件中的元素產生互動關係。 這就是創造性活動場域的意義。 ▋什麼是創造性活動場域? 打個比方,就像給旱鴨子閱讀如何學習游泳的訓練手冊,就算是背得滾瓜爛熟,不會就是不會。 我們需要的是親身下水之後,才能領會訓練手冊上的建議事項。 像「學習游泳的泳池」,就是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場域,包含了完整的三元素: 有主題(練習游泳) 有材料(學員、教練、泳池) 有規則(學打水、學蛙式) 如果你在做的事情是開發一個電商網站,那麼創造性活動場域的三元素就是: 主題:商品銷售 材料:買家、賣家、商品 規則:購物流程 如果你在從事的是教學培訓,那麼創造性活動場域的三元素就是: 主題:教學構想 材料:講師、場地、目標客群、教材 規則:教學活動 每個創造性活動場域,都有它預期的活動成果。 如果是在泳池學習,我們獲得一段練習經驗。 如果是在電商購物,我們產生商品的訂購資訊。 如果是在教學現場,我們體驗了學習歷程。...

哈囉,朋友 今年我給了自己一個探索計畫,就是尋找 UX 在軟體業領域以外的應用場景。 其中一個領域是關於成人學習市場,在這個領域之中的角色包含了講師、開課單位、課程企劃、行政助教、學習者等人。 因為我自己也走向講師之路,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想多觀察這個市場的趨勢。 ▋成人學習市場的需求面 從需求面來看,成人學習這件事情背後的議題是:離開了學校之後,我們怎麼看待學習? 我認為離開了學校之後,對於學習的心態可以分為幾個深度的層級: 終於不用再學習了 工作/生存會影響時才學習 雖然沒有目的,但喜歡蒐集知識 有強烈的目的導向在學習 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習者的心態層級 從廣度來看,根據教育部的成人教育調查報告,成年人學習者的主要動機可以分為: 職業進展:為了專業成長、獲取文憑資格、升遷或加薪等 外界期望:公司要求進修、家人或朋友鼓勵、被他人進修影響 社交關係:結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改善個人社交關係 社會服務:為了服務社會、解決社區問題、增進對社會問題的了解 認知興趣:滿足求知慾、心靈需求、彌補教育程度不足、避免落伍 逃避與刺激:為追求新刺激體驗、紓解煩悶生活、改變呆板生活模式...

哈囉,朋友 最近我在閱讀哈拉瑞的《連結》,看到他討論「資訊的定義」,相當引人入勝。 身為歷史學者的哈拉瑞綜觀人類整個大歷史的關鍵事件,他提出資訊的用途是為了產生連結。 所謂的資訊這種東西,就是能夠將不同節點都連結成網路,創造出新的現實。 哈拉瑞說,資訊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本來就不是要去呈現既有的現實,反而是要去連結各種不同的人事物(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帝國),以創造出全新的現實。 只要能將各個不同的點,連結成網路,就是資訊。 所以資訊不一定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而是要把人事物組織起來。 身為一個在資訊軟體業工作了一輩子的我來說,這些描述句句合理,又句句重新定義了我看事情的角度。 根據哈拉瑞的定義,我重新看待什麼是軟體。 過去我會說,軟體的本質就是將各種概念變成可運算的結構化資訊。 就像水是沒有形狀的,所以無法運算,只要將水裝入容器之後,就成為了可運算的單位。 就像時間是一種抽象概念,人類最早對時間的感受來自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運動關係(四季與日夜)。 當我們把時間這個抽象概念套上了刻度,用小時、分鐘、秒來定義時間之後,時間就成為可以運算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