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朋友 透過語言交談,是我們認識別人很重要的一種方式。 身為創業者,我們經常要親自了解顧客,才能做出重要的商業決策。 身為專業工作者,我們要了解需求方的期待,才能交付有價值的工作成果。 ▋語言是我們人類物種的超能力《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說:人與人之間,透過虛構神話,成就了合作能力與想像力,成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物種。 語言開啟我們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語言也超越時間地域的限制,讓想像力承載我們的文明。 但語言之中也隱藏許多陷阱。 《快思慢想》的作者康納曼,以心理學家的身分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讓行為經濟學這門領域在世人面前廣為人知。 康納曼說:人不是理性的,充滿各種偏誤。 我們隨口說出來的話,往往省略了許多前提。 又或者,我們將自行腦補的情節當做真確事實,再度傳播出去。 更容易踩到的陷阱是,我們過度誇大某一次負面的經驗,將單一案例視為全世界都這樣。 ▋訪談,需要刻意練習的技術語言既是我們人類物種的超能力,文明進化之鑰。 語言又是我們的巴別塔詛咒,一萬個人可能會認知到一萬種不同的現實。 因此「訪談」是一門需要刻意練習的關鍵能力。 訪談是採摘語言的技術。 就像採摘茶葉,不是看見葉子就胡亂剪下。 採茶有生長位置、時間的選擇,採摘時捏著葉梗不能損傷葉片等等。 對訪談誤解的人,常會以為是在談判、推銷、說服。 例如要向需求方了解期待,但變成在控制對方,只允許用符合我們期待的方式溝通。 又或者本來應該是要了解顧客的需求,但變成在推銷產品服務,甚至讓顧客漫無目的許願。 談判與說服都是語言的技術,但不是訪談。 訪談是採摘受訪者人生故事中的脈絡,幫助我們有層次的了解人們。 ▋訪談是主動傾聽我見識過最出神入化的訪談,通常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主動傾聽」。 主動傾聽是好奇心的展現。 我們真的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我們真的很需要你的分享、我們真的很想理解前因後果的脈絡。 當我們迫不及待的主動傾聽時,受訪者因此受到鼓舞與激勵,更願意對我們掏心掏肺分享故事。 我曾經約一位創辦人 CEO 進行訪談,百忙之中他好不容易撥出時間,但只給我十五分鐘。 訪談高階經理人通常是地獄難度的挑戰,因為他們習慣快速決策、立刻拍板,沒有耐心對一件事情娓娓道來。 但這次的訪談在大會議室不知不覺進行了一個小時,秘書跑進來打斷我們:「老闆,這邊要進行下一個會議了。」 創辦人 CEO 問我:「不然去我辦公室吧!」 最後我們整整聊了九十分鐘。 不是我的提問或訪綱有多利害,而是對方發現好好的把這些事情講清楚的過程,居然他自己獲得了最多的啟發。 因為人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益的方式採取行動。 所以如果你只能學會一招訪談必殺技。 「好奇心」絕對是排行榜上的首選。 透過主動傾聽,讓對方好好的把事情講清楚。 ▋提問技巧起手式好奇心很重要,但並不是漫無目的的好奇心。 提問技巧就是我們駕馭好奇心的韁繩。 提問技巧可以濃縮成四句口訣:開放、具體、對比、總結核實。 開放是指「開放性問題」。 例如:你最近有去哪邊玩呢? 開放性問題定義了一個話題範圍,但不限制受訪者如何回答。 但要注意,整場訪談剛開始切入的時候,開放性問題要避免直奔價值觀。 例如:你覺得為什麼要出去玩呢? 沒有經過暖身,就從抽象層次的問題切入,往往會讓受訪者腦袋當機。 ▋具體化栩栩如生的記憶開放性問題定義出範圍,緊接著就能施展第二招「具體化事件」。 先從具象的層次開始提問,能夠幫助受訪者更容易提取記憶。 例如: (環境)上次跟哪些人一起去玩? (行為)你們玩了哪些東西呢? (能力)你們是怎麼玩的? 在針對專家訪談,進行知識萃取的時候,主要就是集中在環境、行為、能力的這三個層次中。 將記憶與經驗,透過具體化的提問,是為了盡可能確保訪談的品質。 也是為了讓受訪者將記憶從深處的倉庫中,提取更多的記憶連結,一一送到眼前來。 有了材料,我們才能進入下一個重要的階段。 ▋比較不同的經驗想一下,自己一個人吃晚餐的時候,你的預算大概抓多少呢? 有些人會想,兩百元以下一般來說就足夠了。 那如果有一位曾經幫助自己的重要貴客,想要跟對方一起吃飯,晚餐預算抓多少呢? 恐怕幾千塊都不為過。 客觀來看,其實都是吃晚餐。 但人不是理性的,不同客觀條件的情境,會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判斷。 這在行為經濟學上,稱為「心理帳本」。 而如果這件事情涉及到身分認同,那影響可就更大。 「為什麼這一桌一萬塊你請得下去?」 「大家難得在一起,有面子嘛。」 如果只有單一事實,我們很難看懂受訪者的心理帳本到底有幾個口袋。 所以我們需要比較受訪者多個相似經驗,從中找出取捨與排序的價值觀。 為什麼這個東西看起來很好,但你沒興趣? 為什麼這個東西你也覺得貴,但付錢看起來沒在猶豫的? 直接問,你會得到受訪者隨機聯想的胡言亂語,讓你的訪談充斥一堆虛構腦補的故事。 但先探尋出幾個具體化的故事,再比較、排序、了解差異,才有機會將抽象飄渺的價值觀逐漸現形。 ▋最容易被疏忽的關鍵技巧:總結核實新手訪談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受訪者東講一塊、西講一塊,談了半小時之後,到底整段在說什麼也沒搞懂。 懷抱著僥倖回去看逐字稿,也只有支離破碎的線索。 於是對訪談感到絕望,認為透過訪談了解用戶只是騙人的故事。 但這真的只是訪談技巧爛而已。 一個人廚藝爛,不代表這世界上沒有美味餐廳。 其實只要掌握一個簡單的技巧,訪談小白也能瞬間看起來像是專家。 那就是「總結核實」。 當對方講了一段話之後,我們就自然的接話,簡略的複述前一段談話中的重點。 第一個好處,複述及摘要,會讓對方感受到尊重,我們真的有在注意對方說什麼。 第二個好處,確認每一段話題的收穫,也能讓對方補充我們可能誤會的地方。 第三個好處,引導訪談節奏,比起任由受訪者思緒漫遊的發展話題,我們能確保話題聚焦在特定範圍中,避免隨意另開戰線。 第四個好處,用受訪者敘述事情的詞彙,模仿對方的用語,可以迅速的拉近關係,幫助對方紓緩緊張以及更願意分享。 最後一個好處,整理我們腦袋中的認知資源,透過快速的分類與整理,有助於我們將短期記憶寫入更深,與長期目標的脈絡連結,更容易理解當下訪談的內容與整體脈絡之間的關係。 ▋受訪者講的事實跟你想的不一樣有一次在訪談工作坊的演練中,我聽到同學問受訪者:「你在下班回家的過程,會怎麼樣買晚餐呢?」 受訪者回答:「通常是搭捷運,然後順路經過常去喜歡的餐廳,排隊買外帶晚餐。」 主訪的同學當下放過了受訪者,直到復盤討論時,我追問受訪者:「你剛剛的意思是,你經常會在買晚餐的過程排隊嗎?」 受訪者:「沒有,我很討厭排隊,如果餐廳需要排隊我就會換一家。」 所有的人都很訝異,因為前面的訪談聽起來,以為受訪者是可以接受排隊的人。 我繼續問:「可是你剛剛提到你會排隊外帶?」 受訪者:「喔~只有那間餐廳例外,我很喜歡那間。」 明明都是事實,卻可能有一百八十度轉變的解讀。 為什麼呢? ▋訪談中的陷阱題有訪談經驗的人常常會意識到,受訪者往往分不清楚事實與觀點。 這就是訪談中的三大陷阱題:刪除、扭曲、一般化。 首先是最常見的「刪除」。 受訪者省略了很多重要的情報,所以我們可能聽不懂具體脈絡。 例如:很多人都說出去的時候搭高鐵比較好。 「很多人」,是不特定的對象,所以有誰講過呢? 「出去」,是旅行?出差?返鄉? 「比較好」,標準是什麼?用什麼來比較?跟什麼比較? 再來是「扭曲」。 受訪者自行腦補許多小劇場,告訴你扭曲之後的內容。 例如:他結帳沒有給我發票,看起來很可疑,應該是逃漏稅,所以他是個奸詐的人。 雖然沒有給發票是客觀事實描述。 但「很可疑」是內心戲的臆測,而「逃漏稅」就開始捏造了因果關係。 「奸詐的人」更是發展到異次元的劇情。 最後是「一般化」。 受訪者將單一經驗(或價值觀)過度誇大,視為整體。 例如:老闆想事情都天馬行空,從來沒有考慮過可行性,要滿足他是不可能的。 「從來沒有」考慮可行性的老闆,真的能在商業市場活下來嗎? 「不可能滿足」是一種畫地自限的信念。 ▋結論語言文字是人與人合作關係中,相當重要的媒介。 語言文字也是我們傳遞資訊的載體,因為有了足夠品質的情報,才能做出有價值的決策。 但我們在傳遞語言文字的過程,飽受各種認知偏誤之苦,因此產生了刪除、扭曲、一般化的問題。 訪談是採摘語言脈絡的技術。 在電腦資訊的領域有句名言: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 訪談技術可以提昇我們獲取重要資訊的品質。 不論是負責商業決策的人,或是專業工作者,訪談都是一門值得我們掌握一輩子的事情。 運用訪談技術多年,我從心理諮商領域偷師了許多訪談技巧。 最近因為學習了 NLP(神經語言程序學),重新溫習了人類的認知理解層次以及後設模式。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重新梳理自己對於訪談的理解,也作為學習心得。 分享給你,希望也能為你帶來收獲。 by Soking |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我們在專業工作上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產生溝通問題的原因,是認知落差。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在對方腦袋中的理所當然,不見得相容於我們腦袋中的作業系統。 在我們覺得重要的規範或標準,可能對方一無所知,但又理直氣壯自己的無知。 這些都是隱藏在溝通當中的前提假設。 腦袋中的認知落差,加上語言表達的曖昧模糊,造就了溝通的困難。 而溝通困難讓溝通場景中的情緒壓力提昇,參與者的不耐煩以及立場對撞,讓溝通進入負向循環。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是對的,我也是對的? 又或者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不需要百分之百的互相認同,只需要確認彼此之間的認知,有哪些共識? 我想與你介紹,我在產品設計顧問這份工作上,是如何運用「概念模型」,在複雜又龐大的專案溝通當中生存下去的撇步。 ▋取得共識的第一步:將概念視覺化 千萬不要小看人的大腦。 我們大腦中的工作記憶區,簡直是小的看不到。 承認吧,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記憶表現,跟金魚差不多。 開會的時候,許多人可能還會一邊想著其他事情。...
哈囉,朋友 當我們踏上發展自己個人事業的道路,會開始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 在我們不確定前方道路的時候,這些眾聲喧嘩,讓我們更加混亂。 譬如我們內心會發出許多聲音,可能是不甘心被埋沒的才能,可能是充滿活力的野心,也有可能是患得患失的恐怖。 外在的聲音也接踵而來,有些人會是不請自來的指教,有些人會懷抱著目的接近我們,也有些人會單純對我們感到好奇。 面對這些聲音,急著爭辯是最下下策的表現。 辯駁我們內心的聲音,就彷彿在為自己找理由、找藉口,順便否定了自己。 與外來的聲音爭輸贏,我們最終贏得的是可悲,從此失去一切願意與我們連結的人。 除了爭辯,我們其實還有所選擇。 我很喜歡的奇幻作品《地海巫師》,主角大法師格得幼年時期的恩師歐吉安,他曾經說過一句話。 「要聆聽,必先靜默。」 我們急著發出聲音時,是聽不見其他聲音的。 面對各色各樣的聲音,我會做這幾件事情,用來聆聽: - 透過書寫記錄自己的內在聲音 - 聽聽圈外人如何看待我所擅長的事 - 聽聽與我相似道路的人他們的故事 ▋透過書寫記錄自己的內在聲音 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第一個好聽眾。 內在的聲音本來沒有形狀,飄忽不定。...
哈囉,朋友 假設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正踏入發展自己事業的道路上,該怎麼選擇目標客群才好呢? 許多人會在這個階段產生自我懷疑,因為好像自己的能力很有市場,可以幫助到很多人。 但又非常不確定,該鎖定什麼樣的目標客群才是對的? 這些問題就是新創事業領域的產品經理,每天每天在困擾的問題。 因此我想以產品設計顧問的角色,提供一些行動參考,分享給你。 在探索目標客群的這條路上,有三個初期的階段是這樣的: 認識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與圈外人聊聊你擅長的事 重複幫人解決同一個情境的問題 今天我想先與你分享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事:自我評估。 ▋什麼是專家? 通常我們會成為專家,多半是在某個職業領域浸潤多年。 這個領域的知識深入我們的骨髓,我們下意識的就能運用綜合複雜的知識與能力,來完成任務。 像這樣的專家內隱知識,儲存在我們腦袋中,被稱呼為心智模型(心理學的術語叫做基模 Schema)。 我們腦袋中的心智模型,是一種認知的結構,基於過去的經驗累積而形成。 你也可以把心智模型想像成一張藍圖,我們對於同類型事物的認知理解,會用這張藍圖來去進行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