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廣告行銷跟產品服務的提升,跟用戶旅程有什麼關係?


哈囉,朋友

當我們迫切想要提昇商業競爭力,會怎麼做呢?

最常見的就是大打廣告,雖然我不知道誰會成為顧客,但更多人看見總是好的。

另外一個作法就是不斷改善自己的產品服務,深信東西好就能賣。

這兩個作法有時候看起來有效,有時候在浪費錢,為什麼呢?

▋矇著眼睛投廣告等於閉上眼睛燒錢

在久遠的年代前,行銷廣告的媒介只有「大眾傳媒」。

當時流傳的一段話是這樣說:「我知道打廣告有一半的錢會浪費掉,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不知道要對誰行銷,因此廣而告之。

就像派工讀生將廣告傳單塞進每戶人家的信箱一樣。

但我可以塞,我的競爭對手也可以塞,其他不同產業的商家也能塞。

最後大家都拼命塞廣告進入信箱,廣告就成為視而不見的一疊垃圾廢紙。

▋在解決問題的路上佔據一席之地

不要誤會,我不是反對廣告。

我有意見的是「盲目」灑廣告燒錢。

那什麼是有效的廣告呢?

我們要把有用的資訊,放在顧客解決問題的必經之路上。

例如我們去逛百貨公司的時候,想要順便在這邊解決用餐的需求。

因此在百貨公司的重要走道或電梯等必經之路上,很輕易就能發現各個樓層有哪些餐廳訊息。

這就是順著顧客的期望,在他解決問題的路上,提供有用的資訊。

此時顧客不會覺得生氣厭煩,覺得我們在打擾,反而會認真花時間好好觀看。

這就是在討論用戶體驗時,我們在談的「用戶旅程與接觸點」。

這個世界已經太複雜,人們最不缺的就是雜訊。

一樣的廣告亂塞進信箱,是雜訊,在人們需要的時間地點提供,就成了資訊。

▋提昇產品服務之前,先滿足基本需求

前面講到,我們想提昇商業競爭力時,常見的膝反射策略,就是提昇產品服務的品質。

我們會想,是不是東西作得更好,我們就能賣更多、更貴?

但首先我們要排除一個狀況,就是我們的產品服務真的沒作好。

例如網站不能登入、車子下雨會漏水、租借場地的冷氣沒作用、東西吃了會拉肚子。

那就不叫提昇品質,這是產品服務要能解決問題的下限,是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要看市場競爭狀況而定

當滿足同樣類型需求的產品服務,我有提供,別人也能提供時,基本需求的門檻就被墊高了。

還好,這狀況僅限於「同一個市場」。

就像我們會認為逛百貨商場要有冷氣,這是基本需求,如果沒有提供會引發天怒人怨。

但逛老街的時候不僅沒有冷氣,連廁所都不好找,卻好像也還好?

換了一個交易情境,顧客對於消費過程體驗的要求也會換上另一套標準。

因此,你應該會發現,提昇產品服務品質的判斷依據不在我們身上。

問題在於顧客當下處於什麼樣的情境。

這又是「用戶旅程與接觸點」的問題。

顧客有感覺的服務品質,才有提升的意義。

▋一萬倍的差距

你會發現,不論是打廣告作行銷,還是提昇產品服務的競爭力。

竟然都跟我們想要怎麼做,頂多只有一半的關係。

如果看不懂顧客解決問題的旅程上需要什麼幫助,我們就成了雜訊。

如果對顧客解決問題過程需要的協助沒概念,我們自認為的品質再好,也沒有意義。

我們的廣告行銷投入了 100,顧客當雜訊就是 0。

100 x 0 = 0

我們的產品服務提昇研發成本投入了 100,對顧客沒意義就是 0。

100 x 0 = 0

若我們的廣告放在有意義的時間地點,投入 100 來維護這個行銷渠道,接觸到了迫切需要的顧客,那也是 100。

100 x 100 = 10000

我們的產品服務針對顧客解決問題過程,不只有效的解決問題,還超出顧客的期待,投入了 100 的研發成本,獲得了顧客 100 的滿意度。

100 x 100 = 10000

一樣的資源投入,效益可以產生萬倍的差距。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迫切想要提昇商業競爭力的時候,需要了解顧客的原因。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思想沒有形狀,而文字與聲音是線性的敘事結構。 這些都限制了我們的表達。 所以我們光看文字,很難領會如何採取行動。 人們需要共同參與,在這場共同行動關係中,發現我們如何與事件中的元素產生互動關係。 這就是創造性活動場域的意義。 ▋什麼是創造性活動場域? 打個比方,就像給旱鴨子閱讀如何學習游泳的訓練手冊,就算是背得滾瓜爛熟,不會就是不會。 我們需要的是親身下水之後,才能領會訓練手冊上的建議事項。 像「學習游泳的泳池」,就是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場域,包含了完整的三元素: 有主題(練習游泳) 有材料(學員、教練、泳池) 有規則(學打水、學蛙式) 如果你在做的事情是開發一個電商網站,那麼創造性活動場域的三元素就是: 主題:商品銷售 材料:買家、賣家、商品 規則:購物流程 如果你在從事的是教學培訓,那麼創造性活動場域的三元素就是: 主題:教學構想 材料:講師、場地、目標客群、教材 規則:教學活動 每個創造性活動場域,都有它預期的活動成果。 如果是在泳池學習,我們獲得一段練習經驗。 如果是在電商購物,我們產生商品的訂購資訊。 如果是在教學現場,我們體驗了學習歷程。...

哈囉,朋友 今年我給了自己一個探索計畫,就是尋找 UX 在軟體業領域以外的應用場景。 其中一個領域是關於成人學習市場,在這個領域之中的角色包含了講師、開課單位、課程企劃、行政助教、學習者等人。 因為我自己也走向講師之路,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想多觀察這個市場的趨勢。 ▋成人學習市場的需求面 從需求面來看,成人學習這件事情背後的議題是:離開了學校之後,我們怎麼看待學習? 我認為離開了學校之後,對於學習的心態可以分為幾個深度的層級: 終於不用再學習了 工作/生存會影響時才學習 雖然沒有目的,但喜歡蒐集知識 有強烈的目的導向在學習 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習者的心態層級 從廣度來看,根據教育部的成人教育調查報告,成年人學習者的主要動機可以分為: 職業進展:為了專業成長、獲取文憑資格、升遷或加薪等 外界期望:公司要求進修、家人或朋友鼓勵、被他人進修影響 社交關係:結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改善個人社交關係 社會服務:為了服務社會、解決社區問題、增進對社會問題的了解 認知興趣:滿足求知慾、心靈需求、彌補教育程度不足、避免落伍 逃避與刺激:為追求新刺激體驗、紓解煩悶生活、改變呆板生活模式...

哈囉,朋友 最近我在閱讀哈拉瑞的《連結》,看到他討論「資訊的定義」,相當引人入勝。 身為歷史學者的哈拉瑞綜觀人類整個大歷史的關鍵事件,他提出資訊的用途是為了產生連結。 所謂的資訊這種東西,就是能夠將不同節點都連結成網路,創造出新的現實。 哈拉瑞說,資訊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本來就不是要去呈現既有的現實,反而是要去連結各種不同的人事物(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帝國),以創造出全新的現實。 只要能將各個不同的點,連結成網路,就是資訊。 所以資訊不一定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而是要把人事物組織起來。 身為一個在資訊軟體業工作了一輩子的我來說,這些描述句句合理,又句句重新定義了我看事情的角度。 根據哈拉瑞的定義,我重新看待什麼是軟體。 過去我會說,軟體的本質就是將各種概念變成可運算的結構化資訊。 就像水是沒有形狀的,所以無法運算,只要將水裝入容器之後,就成為了可運算的單位。 就像時間是一種抽象概念,人類最早對時間的感受來自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運動關係(四季與日夜)。 當我們把時間這個抽象概念套上了刻度,用小時、分鐘、秒來定義時間之後,時間就成為可以運算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