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一個產品人的極限,同理心是我們專業的瓶頸


哈囉,朋友

當我們從事產品設計的工作之後,遲早有一天,都會碰上一個瓶頸。

這個瓶頸的名字叫做「同理心」。

▋當「我」不再是使用者

過去我曾經跟朋友一起創業,做健身領域的飛輪健身 APP。

用現在的方式來說,就是有一個 AI 語音教練,會根據用戶挑選的歌單,自動生成教練課內容。

用戶要做的事情,就是決定今天想要的運動強度,然後從手機裡面挑選歌單。

剩下的就是騎上飛輪,播放音樂,然後聽 AI 教練的引導,痛快的流汗。

聽起來很美妙,非常簡單。

健身知識的專業方面也找了國內頂尖的教練合作。

技術方面,一起創業的技術夥伴在那個年代,硬幹了一套音樂曲風分析的資料庫。

爬了百萬首音樂歌單進行分析。

甚至夥伴自己寫了一套教練語音組合的演算法,還申請到了專利。

聽起來真的很厲害。

但唯一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都是阿宅,平常不運動的。

所以其實我不知道,誰會需要這樣的產品。

這個付費 APP 我們賣 90 元,但我廣告投下去每次安裝成本是 200 元。

更慘的是,大多數的用戶幾乎都只開啟了一兩次,就再也不使用了。

▋認知就是我們的天花般

怎麼辦呢?

當時的我,年輕氣盛,是一個數據派的 PM。

基本上是憑著直覺在做產品決策,然後看數據來進行調整。

但新創產品的下載量這麼可悲,哪來的數據做分析?

業界最常見的招,就是觀察競品怎麼做,但全新品項的產品,哪來的競品參考?

我又是個動漫阿宅根本沒在運動,又何來的健身產業商業直覺?

頭已經洗下去創業,什麼都不做,也是在燒錢。

硬著頭皮投廣告,也是賠錢。

要說繼續修改產品嗎?

我沒有把握繼續調整產品,就能夠賣得好。

創業真的既真實又殘酷,我的認知就是我的天花板。

遇到認知不足的情況,一下子就沒招了,所有的掙扎都是瞎搞。

過往的自信也在這個時候崩潰。

我感覺產品厲不厲害,跟顧客會不會買這個產品,真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痛過才了解什麼是用戶需求

當我承認自己的認知不足,也醒悟自己根本就不懂用戶之後。

才意識到自己必須謙卑的向市場學習,好好去認識在這個市場裡面的人的樣貌。

陸陸續續我們訪談了許多運動產業中的角色。

我的認知也不斷被洗臉。

例如賣飛輪器材的廠商告訴我們,這些器材買回去三個月後,命運都是變成曬衣架。

大多數的人買了這些產品只是「想要」,但沒有真的需要。

所以下載了我們 APP 的人,才會只開啟一兩次之後,就沒有之後了。

隨著我們訪談了各式各樣的人之後,我也不斷在調整廣告投放方向。

後來找到了一群精準的目標受眾。

原本針對所有對運動有興趣的人投放廣告,安裝成本平均是 200 元。

但換了這群更精準的受眾投放之後,安裝成本居然狂降到 18 元!

這群受眾還特別的狂熱,經常性的開啟使用。

到底是誰,動輒需要 60 分鐘的進行高強度運動或間歇練習呢?

到底是誰,一個禮拜有三、四個晚上會狂熱的進行室內騎乘訓練呢?

啊,原來是有在玩三鐵的人。

他們通常會提早一年就決定好要報名哪些賽事,因此會有維持體能或持續鍛鍊的需求。

但因為天氣因素,或沒辦法常常去戶外訓練,因此很習慣用室內訓練代替。

騎乘訓練的時候搭配適當的音樂會相當有感覺。

甚至有人會專門在 Youtube 上編輯自己的訓練歌單。

知道了「用戶需求」,再來看產品的使用情境,一切突然合情合理。

所以我們的產品廣告投放給那些運動器材變曬衣架的人看,頂多引發他們的罪惡感。

但我們的產品廣告投放給那些三鐵玩家看,他們欣喜的發現新玩具。

▋同理心是了解對方如何做出選擇

研發一個產品的風險與代價非常高。

因此先研發了才來找市場,本質上是在賭命。

但如果我們是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之後,再針對他們想要的用途來提供產品服務,就能大幅度的提高勝率。

了解用戶需求這件事情的本質是同理心。

同理心聽起來很玄,我們真的有可能百分之百了解別人嗎?

不需要。

我們要同理的是人們會遇到什麼樣的處境。

例如「教育」可能是一個大議題,直接談教育領域的用戶需求很容易變成空話。

但如果我們細分情境,例如上小學之前的學齡前教育呢?

明確具體的限縮情境後,就很容易辨別在這個特定情境中,用戶會有哪幾種類型的動機。

我們要同理的是不同認知程度的人們會怎麼看待選項。

對於同一個選項,小白用戶以及專家用戶,他們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們要同理的是人們工作與生活的模式。

從人們的行為模式中,尋找我們的產品服務如何取代他們原本選項的接觸點。

用戶身處的情境、他們如何看待選項、行為模式中的接觸點。

這些才是我們要同理的目標。

我們要了解的是目標受眾如何做出行動、做出選擇的邏輯。

▋結語

在社群上看到電商陪跑教練狼大所寫《一個行銷人的極限》一文,相當有感覺。

因此也想呼應對於這個議題的個人觀點。

身為產品設計者,我們的極限就是自己的認知。

正因為我們所設計的產品所服務的目標族群,可能超出我們的生命經驗。

因此認知到「我」不是使用者,是很重要的一課。

侷限在自己生命經驗中做產品,成功了是幸運,失敗了是命運。

那麼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主動的去探索機運呢?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在講某個東西不好用,或者某些服務體驗不好。 有些情況是,我們走進一個陌生的店家,但卻看不懂他們在賣什麼。 有些情況是,我們去逛新開的百貨商圈,被樓層空間的複雜動線搞到迷路。 又或者我們舉辦了一個活動,參與者無法理解當下該如何進行。 又或者我們規劃了一個流程,使用者一直卡關,抱怨複雜看不懂。 相信這類情況,也經常出現在你的工作與生活當中,造成許多困擾。 如果你希望可以早早就避免踩到這些地雷陷阱,不要重複犯錯。 那麼先看懂陷阱的長相,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想與你分享六個造成體驗不佳最常見的主要原因: 用途不明確 無法理解 挫折太多 說明太複雜 動線曲折離奇 分類層級曖昧 ▋用途不明確 如果使用者無法聯想眼前的服務有哪些用途,那就是個沒用的東西。 例如去異國的農夫市集逛街時,看見各種不同的香草植物或是香料。 這對於有烹飪興趣或是芳療有認識的人來說,可能會興致盎然。 但換成只對電子器材、3C 設備感興趣的人來說,會完全不理解要在這裡逛什麼。 我們對於「用途」的預判,取決於過往的經驗。...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們在使用產品服務時,抱怨體驗不佳。 但同樣的產品,其他人又會覺得還好,沒什麼感覺。 有些人因此放棄理解顧客的聲音,認為人就是有千百種樣貌。 然而,有些人會開始蒐集顧客抱怨的類型,並且尋找出最有可能的原因。 這些看起來最懂顧客心聲的高手,平常看似在漫無目的的蒐集線索。 但其實他們的腦袋中有一個地圖,正在按圖索驥的系統化洞察顧客體驗。 我想與你分享的,就是洞察顧客體驗的專家,腦袋中的三個檢查清單: 需求情境 服務流程 有效訊息 ▋檢查清單一:需求情境有哪幾類? 人們會使用特定產品服務的理由是有限的。 放棄理解顧客的人,會覺得顧客來來去去,是因為各種隨機的理由而來消費。 但每一個產品服務,背後對應到的需求類型,其實是可以被歸納出來的。 例如已經上班的人,花錢去上課的理由有: 職業發展上需要進修(升職、轉職、求職) 他人的期望(主管要求、看到身邊的人上課被影響、家人朋友的建議) 發展社交關係(認識新朋友、結交人脈、改善社交關係) 社會服務與公民意識(改善社會問題、參與地方社區、回應社會議題) 提昇認知(滿足求知慾、避免落伍、滿足心靈渴求)...

哈囉,朋友 我們在專業工作上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產生溝通問題的原因,是認知落差。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在對方腦袋中的理所當然,不見得相容於我們腦袋中的作業系統。 在我們覺得重要的規範或標準,可能對方一無所知,但又理直氣壯自己的無知。 這些都是隱藏在溝通當中的前提假設。 腦袋中的認知落差,加上語言表達的曖昧模糊,造就了溝通的困難。 而溝通困難讓溝通場景中的情緒壓力提昇,參與者的不耐煩以及立場對撞,讓溝通進入負向循環。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是對的,我也是對的? 又或者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不需要百分之百的互相認同,只需要確認彼此之間的認知,有哪些共識? 我想與你介紹,我在產品設計顧問這份工作上,是如何運用「概念模型」,在複雜又龐大的專案溝通當中生存下去的撇步。 ▋取得共識的第一步:將概念視覺化 千萬不要小看人的大腦。 我們大腦中的工作記憶區,簡直是小的看不到。 承認吧,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記憶表現,跟金魚差不多。 開會的時候,許多人可能還會一邊想著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