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為什麼需求訪談時對方總是說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16 種需求訪談的狀況清單


哈囉,朋友

在專業工作者的日常中,我們會經歷數不清的工作討論會議,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在試圖釐清需求,除了討厭改來改去之外,最重要的是,如果沒談清楚的話,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動手。

在工作討論會議上,常常遇見兩種相反的情況,一是需求方完全沒有想法,二更糟糕,需求方跟你講了許多想法,但我們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

那麼,針對這兩種類型的狀況,我們可以如何展開需求訪談呢?

首先是,無論哪一類需求方跑來找我們,都可以從這個起手式開始釐清狀況:

  • 為什麼知道要來找我們?
  • 發生了什麼事?如何意識到要採取行動?
  • 事情沒有處理的話,會發生什麼後果?影響到誰?

接著你會開始發現一個棘手的常見情況:他們以為有菜單可選。

你可能發現,對方連想要達成什麼目的都說不太清楚,就要你給出時程,畫押日期。

就像走進店裡沒看菜單,隨口要了一碗麵,期待 3、5分鐘就能有東西上桌。

等到端上一碗酸辣粉之後,再抱怨今天肚子不舒服希望吃清淡一點的東西。

對方會怪說,你不是專業的嗎?為什麼不能自己判斷,給我想要的東西?

當你的專業知識與需求方的領域差距越大時,你越是百口難辨,因為需求方自己也經常搞不懂自己想要的東西。

以下我想與你分析這個棘手情況的產生原因以及辨認方式。

想像你走進便利商店,從生鮮區挑選早餐想吃的飯糰,走到櫃檯點了一杯美式咖啡,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簡單選擇。

當你籌備一場婚禮時,從選擇地點、試吃菜單、宴客名單、座次安排、婚禮流程、工作分配等等,每個階段都有大量的選項以及彈性範圍,提供你煩惱半天之後根據喜好以及預算做出決定,這是繁雜的選擇。

如果你沉迷於創造不一樣的事物,例如開一間體驗獨特的甜點店。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五花八門的各色甜點店,而你可能看過純正日式血統、英式茶飲、法式優雅、美式時尚、泰式的歡樂、韓式風潮,這麼多不一樣的元素都有你欣賞的地方,但如何搭配出獨特的選擇,從市場上脫穎而出,這完全是個未知數。

可能有一好沒兩好,或是兩個有趣的元素之間彼此矛盾,這是一個因果關係不明確的複雜問題。

最令人陌生的選擇就是「什麼都可以」。

例如對一個從來沒有寫作過的人來說,其實寫什麼都可以,橫豎既沒經驗也沒有包袱,當然也不會有讀者。

最麻煩的是寫好寫壞都沒有任何回饋,茫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找出方向,唯一確定的事情是,時間會不斷的過去。

對於既沒經驗、又很難從環境中得到回饋的新手來說,這是一個大恐怖的混沌問題。

以上四種選擇情境,分別是:

  • 簡單問題:只需要少量選擇,很明確可達成目的。
  • 繁雜問題:有大量的選項要判斷,從選擇能明確判斷結果。
  • 複雜問題:有大量選項可供參考,但成功失敗的因素難以預期。
  • 混沌問題:缺乏選項,也沒有任何可參考標準。

講了四種選擇情境,我們回到與需求方溝通的現場來看這個情形,可以分為「需求方的認知」、「我們的經驗」,各自套入上述四種情境之後,形成下圖的 16 種我們在需求訪談現場會遇到的情形。

舉最理想的路徑來看,就是需求方的認知與我們(執行者、滿足需求者)的經驗一致,例如雙方都認知到這是簡單問題的選擇情境,這就像我是路邊攤,只賣你單一尺寸的蔥油餅,可以選擇要不要加蛋,只收現金,而需求方也只是要簡單解決,拿了就走,快速拍板就能定案。

最糟糕的是需求方認知與執行者經驗有巨大落差,例如需求方覺得這是一個簡單議題,沒什麼要考慮的,但執行者的經驗卻顯示這是複雜問題,有許多狀況要評估,並且難以預期該怎麼樣執行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就像典型的外行人領導內行人,覺得什麼事情都像打遊戲一樣,點擊一個指令就會出現結果,除了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之外,成功也覺得是理所當然,失敗當然就是執行者辦事不力。

你在工作上也遇過這類需求方的認知與你的經驗落差極大的狀況嗎?

或許你可以嘗試看看將你的經驗帶入這 16 種情況之中檢視看看,或許能夠看得更清楚,為什麼在需求方談時總是遭遇到不順利的因素。

提供給你做參考,也歡迎與我分享你的情形,或許我可以給你一些行動上的建議。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或許你有聽過一句話: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大人學的 Joe 跟 Bryan 合寫的一本書,就叫做《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我在思考自己的 ABZ 計畫時,也是用這個角度來看待我所累積的事物。 尤其是關於「能力」。 我對能力的定義是:親手實踐打造事物的技能。 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並且可以客觀檢視產出成果。 以下我想與你分享三個我對於認識自己能力的思考: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如何評價能力,將影響我們的獨立性 將能力樂高化,豐富自己的百寶箱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知識不重要,我自己就是個知識的囤積狂。 我要說的是,看別人游泳的影片一百次,我們並不會誕生游泳的能力。 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得下水才行。 我們最常見的思考誤區,就是錯把知識當能力。 如果你為了增加人生選項而進行閱讀,這很好,可以添加思考的材料。 但如果僅僅是看書、買線上課來看,這不是能力,僅僅是囤積了一堆沒用的知識而已。 不是知識本人沒用,是你本人沒有在運用知識。 運用知識來從事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才會誕生能力。...

哈囉,朋友 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與你分享新創事業領域的一條黃金公式。 LTV > CAC 這條黃金公式是用來評估一個殘酷的事實:產品到底能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人不是理性的。 我們會愛上自己親手打造的事物。 所以當我們費盡心血打造了夢幻產品,推向市場之後,我們會成為一個極度樂觀主義者。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指標,來幫助我們客觀評估。 LTV > CAC,意思是顧客終生價值大於獲客成本。 例如我們有一群客人,在一年之間,他們會來店消費 10 次,他們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就是 LTV。 CAC 就是我們為了讓這些客人來店消費 10 次,我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以下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觀點,與你分享我對這條黃金公式的看法: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顧客在旅程中與我們相處的時刻 用戶搬遷成本的心理摩擦力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 討論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之前,我們要釐清一件事。 在這邊原文中的 Lifetime,其實不是真實顧客人生的一輩子。 主角其實是「顧客的需求」,我們想知道需求到底會存在多長的時間。...

哈囉,朋友 先前與你分享如何執行自己的人生 side project,建立 Z 計畫的時候,有討論到五種有意義的累積。 我們可以將這五種累積,簡單分為三類來看:財務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 財務資本是我們可以動用的資產,例如錢、物質設備等物質資源。 人力資本是我們的知識與技能,例如掌握專業領域的門路、語言能力、專案管理能力等。 社會資本是我們的人際關係網路,可以分為名聲與人脈。 名聲是他人如何看待我。 用最近 Netflix 上的生存競賽節目《激贊網紅》的說法,就是「你的身上有哪些標籤?」 人脈則是與他人有意義的連結。 我想與你分享的是,我在執行 Z 計畫的過程,對於人脈的看法。 這個話題我想分為以下幾點來討論: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因為共同行動,所以產生關係 有意義的成就,是社群能夠辨識出你的行為 ▋人脈不是存摺,而是連結彼此的水道 或許你曾聽說過人脈存摺這個說法,把人脈一條一條的存起來,累積複利。 但存摺的形象,讓我們會有一個誤解,像是蒐集到名片放進去人脈存摺,就可以輕鬆產生效果。 這真的會有效果嗎? 比起存摺,我更喜歡水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