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為什麼需求訪談時對方總是說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16 種需求訪談的狀況清單


哈囉,朋友

在專業工作者的日常中,我們會經歷數不清的工作討論會議,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在試圖釐清需求,除了討厭改來改去之外,最重要的是,如果沒談清楚的話,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動手。

在工作討論會議上,常常遇見兩種相反的情況,一是需求方完全沒有想法,二更糟糕,需求方跟你講了許多想法,但我們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

那麼,針對這兩種類型的狀況,我們可以如何展開需求訪談呢?

首先是,無論哪一類需求方跑來找我們,都可以從這個起手式開始釐清狀況:

  • 為什麼知道要來找我們?
  • 發生了什麼事?如何意識到要採取行動?
  • 事情沒有處理的話,會發生什麼後果?影響到誰?

接著你會開始發現一個棘手的常見情況:他們以為有菜單可選。

你可能發現,對方連想要達成什麼目的都說不太清楚,就要你給出時程,畫押日期。

就像走進店裡沒看菜單,隨口要了一碗麵,期待 3、5分鐘就能有東西上桌。

等到端上一碗酸辣粉之後,再抱怨今天肚子不舒服希望吃清淡一點的東西。

對方會怪說,你不是專業的嗎?為什麼不能自己判斷,給我想要的東西?

當你的專業知識與需求方的領域差距越大時,你越是百口難辨,因為需求方自己也經常搞不懂自己想要的東西。

以下我想與你分析這個棘手情況的產生原因以及辨認方式。

想像你走進便利商店,從生鮮區挑選早餐想吃的飯糰,走到櫃檯點了一杯美式咖啡,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簡單選擇。

當你籌備一場婚禮時,從選擇地點、試吃菜單、宴客名單、座次安排、婚禮流程、工作分配等等,每個階段都有大量的選項以及彈性範圍,提供你煩惱半天之後根據喜好以及預算做出決定,這是繁雜的選擇。

如果你沉迷於創造不一樣的事物,例如開一間體驗獨特的甜點店。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五花八門的各色甜點店,而你可能看過純正日式血統、英式茶飲、法式優雅、美式時尚、泰式的歡樂、韓式風潮,這麼多不一樣的元素都有你欣賞的地方,但如何搭配出獨特的選擇,從市場上脫穎而出,這完全是個未知數。

可能有一好沒兩好,或是兩個有趣的元素之間彼此矛盾,這是一個因果關係不明確的複雜問題。

最令人陌生的選擇就是「什麼都可以」。

例如對一個從來沒有寫作過的人來說,其實寫什麼都可以,橫豎既沒經驗也沒有包袱,當然也不會有讀者。

最麻煩的是寫好寫壞都沒有任何回饋,茫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找出方向,唯一確定的事情是,時間會不斷的過去。

對於既沒經驗、又很難從環境中得到回饋的新手來說,這是一個大恐怖的混沌問題。

以上四種選擇情境,分別是:

  • 簡單問題:只需要少量選擇,很明確可達成目的。
  • 繁雜問題:有大量的選項要判斷,從選擇能明確判斷結果。
  • 複雜問題:有大量選項可供參考,但成功失敗的因素難以預期。
  • 混沌問題:缺乏選項,也沒有任何可參考標準。

講了四種選擇情境,我們回到與需求方溝通的現場來看這個情形,可以分為「需求方的認知」、「我們的經驗」,各自套入上述四種情境之後,形成下圖的 16 種我們在需求訪談現場會遇到的情形。

舉最理想的路徑來看,就是需求方的認知與我們(執行者、滿足需求者)的經驗一致,例如雙方都認知到這是簡單問題的選擇情境,這就像我是路邊攤,只賣你單一尺寸的蔥油餅,可以選擇要不要加蛋,只收現金,而需求方也只是要簡單解決,拿了就走,快速拍板就能定案。

最糟糕的是需求方認知與執行者經驗有巨大落差,例如需求方覺得這是一個簡單議題,沒什麼要考慮的,但執行者的經驗卻顯示這是複雜問題,有許多狀況要評估,並且難以預期該怎麼樣執行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就像典型的外行人領導內行人,覺得什麼事情都像打遊戲一樣,點擊一個指令就會出現結果,除了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之外,成功也覺得是理所當然,失敗當然就是執行者辦事不力。

你在工作上也遇過這類需求方的認知與你的經驗落差極大的狀況嗎?

或許你可以嘗試看看將你的經驗帶入這 16 種情況之中檢視看看,或許能夠看得更清楚,為什麼在需求方談時總是遭遇到不順利的因素。

提供給你做參考,也歡迎與我分享你的情形,或許我可以給你一些行動上的建議。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一直以來,我非常關心「學習」這件事情,如何透過網路與科技的力量改變。 我選擇用「學習」這個字眼,是因為學習是關於我們如何成長,如何認識與掌握一件事情的過程。 我避免談「教育」,是因為教育背負了很多現存體制的條條框框與每個人可取得資源的限制。 我們這一代六七年級生從事網路軟體相關工作的人,就是受惠於透過網路學習各式各樣事物。 然後我們有機會透過學習,去從事甚至是創造各種上一代從未聽過的職業與工作。 ▋線上課程市場這條賽道 所以當「線上課程市場」這個賽道出現時,我便深感興趣。 除了自己有錄製過線上課程在平台販賣,也有協助幾位客戶規劃與開發自己的線上課程平台。 只是一直以來我很困惑,感覺「線上課程市場」似乎正在高速的跑完某個循環。 直到最近閱讀好朋友喊涵的電子報,她身為課程製作專家,在第一線的觀察心得,似乎有點恍然大悟。 喊涵在電子報中分析到:「線上課程市場的變動速度真的很快,任何一點商業條件變動,都可能推翻原本堪用的做法。」. 以及:「產業競爭加劇,課程越做越精緻。」 這些訊息對我來說,意味著線上課程市場,已經走入市場生命周期的第三階段:成熟期。 ▋成熟期市場的競爭樣貌...

哈囉,朋友 如果你在工作上要去執行需求訪談,相信也曾遇過不耐煩的受訪者。 尤其是主管位階的大忙人,特別沒耐心受訪。 或許你會想,可能是自己的職稱不夠高,所以對方才不耐煩。 但換個情況,如果我們是主管,然後總是對於跟位階低的人講話不耐煩。 那這樣要如何領導其他人呢? 所以有沒有一種可能,不是我們位階低,而是對方感覺這次的談話是沒有用的。 就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常見以下幾種狀況: 同樣事情他已經講了一百遍 沒有人可以了解他在幹嘛,忙得喘不過氣 你想訪談的東西他覺得跟他無關 因此我想與你分享一下,這幾類狀況的訪談應對策略。 ▋狀況一:同樣事情他已經講了一百遍 除非對於一件事情有使命狂熱,講個千遍也不厭倦。 不然任誰同一件事情講十次以上應該都會超級不耐煩吧? 講了十幾遍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然後此時再來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這情況簡直糟得不能再糟糕了。 因為有更多的事情得從頭講起。 那該怎麼辦呢? 讓對方意識到你也付出了一些沈重的代價,但沒有找到答案,所以來到了他的面前。 例如對方跟組織內的同事講過許多次了。...

哈囉,朋友 原本預計今天寫給你們的一封信,被我收進了草稿匣,因為變成了奇幻小說,而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你們介紹而不顯得突兀。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臉書,最近的我,正處於內在衝突的自我整合歷程,因此不斷萌發各種念頭,看起來不太像在說人話,先跟你們抱歉。 我想改成與你分享,最近我們團隊正在籌備的一場直播講座的調查狀況。 這個調查主題是關於「side project」,當你接觸網路軟體產業之後,或多或少應該聽過這件事情。 有些人想透過 side project 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有些人想透過 side project 打造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或工具,有些人渴望透過 side project 讓自己更快樂、有成就感。 我自己常常發起屬於自己的 side project,大多數在當下都沒什麼用,但可能在日後突然串了起來,在某個專案中起了絕妙的用途。 因為這樣,我常常被誤認為是有創意的人。 但我其實不是有創意的人,而是嘗試過一百種當時不可行的辦法,並且記錄、分類、保存下來。 因此 side project 對我來說,就是用來失敗的。 那我是怎麼遇見想要的 side project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