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為你的個人事業探索目標客群(一)自我評估


哈囉,朋友

假設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正踏入發展自己事業的道路上,該怎麼選擇目標客群才好呢?

許多人會在這個階段產生自我懷疑,因為好像自己的能力很有市場,可以幫助到很多人。

但又非常不確定,該鎖定什麼樣的目標客群才是對的?

這些問題就是新創事業領域的產品經理,每天每天在困擾的問題。

因此我想以產品設計顧問的角色,提供一些行動參考,分享給你。

在探索目標客群的這條路上,有三個初期的階段是這樣的:

  • 認識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 與圈外人聊聊你擅長的事
  • 重複幫人解決同一個情境的問題

今天我想先與你分享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事:自我評估。

▋什麼是專家?

通常我們會成為專家,多半是在某個職業領域浸潤多年。

這個領域的知識深入我們的骨髓,我們下意識的就能運用綜合複雜的知識與能力,來完成任務。

像這樣的專家內隱知識,儲存在我們腦袋中,被稱呼為心智模型(心理學的術語叫做基模 Schema)。

我們腦袋中的心智模型,是一種認知的結構,基於過去的經驗累積而形成。

你也可以把心智模型想像成一張藍圖,我們對於同類型事物的認知理解,會用這張藍圖來去進行比對。

例如當我講到「貓」,你的腦袋中浮現的可能是不特定的貓的形象(毛茸茸、大眼睛、有耳朵跟尾巴),這就是在調動你腦袋中關於「貓」的心智模型。

一般人對於貓的心智模型可以僅止於此,能夠在日常生活指認出貓就足夠了。

但專家可就不同了,專家腦袋中的藍圖可以用非常高的解析度,觀察入微的發現外行人無法辨別的細節。

譬如我曾經訪談過長年在救援流浪貓的愛媽,他們可以走進一個街區,晃一眼就評估這附近的浪貓有沒有人在餵食、有沒有被結紮過、有哪些可能生病了需要救援。

所以,如果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你的身上可能累積了許多你覺得理所當然的超能力。

在你看來是下意識完成的行為或判斷,對於外行人來說可能要想破腦袋。

▋專家的隱形限制

每個領域的專家在施展自己超能力時,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發動條件的限制。

是的,就像念能力一樣,如果沒辦法滿足發動條件,神技就像垃圾一般。

例如我過去是軟體業產品經理,絕大多數的能力都需要在軟體開發團隊當中,才能夠滿足發動條件。

就像有人可能是量子電腦工程師,把他丟到荒島求生也是穩死。(除非他另外點出了野外求生大師技能樹)

這也是許多專家開始發展個人事業時,通常優先選擇 B2B 模式,只跟懂自己專業的對象交易的原因。

▋評估超能力的發動條件

所以當我們在進行自我評估時,首先會把自己能做的「場景」、「行為」、「效益」,一條一條的萃取出來。

例如:我在研究產品需求時(場景),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行為),用來評估需求的影響力(交付效益)。

然後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要發動這個能力,需要具備哪些前提條件。

以「數據分析」這個前提條件來看,我會需要一個營運中的產品,還有必須要先把數據蒐集的工具進行正確的設定。

所以我就會發現,當我以產品設計顧問的身分,去幫助別人評估產品需求時,我其實沒辦法馬上發動我的能力。

因為首先對方可能還沒有數位產品,那又何來數據?

其次對方可能根本沒有任何蒐集數據的工具或習慣,那光是要看到有意義的數據,或許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當我們以某個領域的專家,開始跨出原本的圈層之後,那些理所當然的能力發動條件,會開始發現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打造你的能力發動領域

看見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能力發動條件的真正限制之後,就可以著手處理。

解決方案就是,把問題拖進我們準備好的領域空間。(領域展開!)

譬如產品數據分析這個能力發動需要兩個前提:具備數位產品、正確安裝數據工具。

那在「具備數位產品」這個條件上,就可以嘗試看看 - 介紹對方使用現成的平台 - 幫對方打造一套數位產品 - 放生對方,準備好再來

設定好了領域展開的方式,那麼最後能來到我們面前的人,就都是被篩選過的客群。

▋結語

自我評估是發展個人事業初期相當重要的一步。

越清楚的定義能力發動條件,才能看清楚要怎麼篩選客群。

如果你對於該如何萃取自己的專業能力感興趣,可以來信跟我說。

人數夠多的話我再看看怎麼舉辦,帶大家體驗萃取自己能力的引導工作坊。

新的系列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在講某個東西不好用,或者某些服務體驗不好。 有些情況是,我們走進一個陌生的店家,但卻看不懂他們在賣什麼。 有些情況是,我們去逛新開的百貨商圈,被樓層空間的複雜動線搞到迷路。 又或者我們舉辦了一個活動,參與者無法理解當下該如何進行。 又或者我們規劃了一個流程,使用者一直卡關,抱怨複雜看不懂。 相信這類情況,也經常出現在你的工作與生活當中,造成許多困擾。 如果你希望可以早早就避免踩到這些地雷陷阱,不要重複犯錯。 那麼先看懂陷阱的長相,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想與你分享六個造成體驗不佳最常見的主要原因: 用途不明確 無法理解 挫折太多 說明太複雜 動線曲折離奇 分類層級曖昧 ▋用途不明確 如果使用者無法聯想眼前的服務有哪些用途,那就是個沒用的東西。 例如去異國的農夫市集逛街時,看見各種不同的香草植物或是香料。 這對於有烹飪興趣或是芳療有認識的人來說,可能會興致盎然。 但換成只對電子器材、3C 設備感興趣的人來說,會完全不理解要在這裡逛什麼。 我們對於「用途」的預判,取決於過往的經驗。...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們在使用產品服務時,抱怨體驗不佳。 但同樣的產品,其他人又會覺得還好,沒什麼感覺。 有些人因此放棄理解顧客的聲音,認為人就是有千百種樣貌。 然而,有些人會開始蒐集顧客抱怨的類型,並且尋找出最有可能的原因。 這些看起來最懂顧客心聲的高手,平常看似在漫無目的的蒐集線索。 但其實他們的腦袋中有一個地圖,正在按圖索驥的系統化洞察顧客體驗。 我想與你分享的,就是洞察顧客體驗的專家,腦袋中的三個檢查清單: 需求情境 服務流程 有效訊息 ▋檢查清單一:需求情境有哪幾類? 人們會使用特定產品服務的理由是有限的。 放棄理解顧客的人,會覺得顧客來來去去,是因為各種隨機的理由而來消費。 但每一個產品服務,背後對應到的需求類型,其實是可以被歸納出來的。 例如已經上班的人,花錢去上課的理由有: 職業發展上需要進修(升職、轉職、求職) 他人的期望(主管要求、看到身邊的人上課被影響、家人朋友的建議) 發展社交關係(認識新朋友、結交人脈、改善社交關係) 社會服務與公民意識(改善社會問題、參與地方社區、回應社會議題) 提昇認知(滿足求知慾、避免落伍、滿足心靈渴求)...

哈囉,朋友 我們在專業工作上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產生溝通問題的原因,是認知落差。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在對方腦袋中的理所當然,不見得相容於我們腦袋中的作業系統。 在我們覺得重要的規範或標準,可能對方一無所知,但又理直氣壯自己的無知。 這些都是隱藏在溝通當中的前提假設。 腦袋中的認知落差,加上語言表達的曖昧模糊,造就了溝通的困難。 而溝通困難讓溝通場景中的情緒壓力提昇,參與者的不耐煩以及立場對撞,讓溝通進入負向循環。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是對的,我也是對的? 又或者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不需要百分之百的互相認同,只需要確認彼此之間的認知,有哪些共識? 我想與你介紹,我在產品設計顧問這份工作上,是如何運用「概念模型」,在複雜又龐大的專案溝通當中生存下去的撇步。 ▋取得共識的第一步:將概念視覺化 千萬不要小看人的大腦。 我們大腦中的工作記憶區,簡直是小的看不到。 承認吧,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記憶表現,跟金魚差不多。 開會的時候,許多人可能還會一邊想著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