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ing 來信:每一天為自己產生創造性的行為


哈囉,朋友

這個週末我去了解夢工作坊,兩天的時間沉浸在潛意識漂浮的場域中。

恰好我自己犯了蠢,身心科幫助降低焦慮與入睡的藥已經吃完,但沒有安排時間去拿。

因此我在渾渾噩噩睡眠不足的狀態中,經歷了兩天的解夢工作坊。

我在今年七月的 NLP 課程結業式中,與課堂夥伴們說。

我這輩子哭的次數不多,上一次是關於想要結束生命,這一次是關於重新找到活下去的路。

最近工作伙伴沛穎與我分享,關於男人的自殺率。

這件事情在台灣,男性是女性的兩倍。

男人似乎是個悶聲葫蘆,狀態表上只分「想得開」與「想不開」。

包括我自己也曾經陷入想不開的困境中。

那種困境不是源自於任何物理上的拘束,而是自己對自己的封閉。

認為自己沒有了選擇。

認為唯一選項已經從這個世界的選單上變成灰色了。

所以只剩下登出一途。

有趣的事情是。

潛意識居然會在這個過程,沒有放棄自己,產生創造性的行為。

那是我們的夢。

我們在清醒的世界中萬念俱灰時,潛意識依然活躍。

他在為我們產生跳躍性的連結,看見不同的抽象層意義。

新的意義。

我發現這是透過解夢這項活動,看見的有趣事情。

這世上最有趣的話題之一就是夢境了。

因為每個人的潛意識都經常在編織故事,告訴我們一些訊息。

在我們的語言尚未誕生解讀之前,夢已經被編織出來。

夢繞過了限制性信念,夢繞過荒謬的現實,夢繞過我們監督自己的內在糾察隊。

解夢活動中透過多個層次的投射與反射。

透過別人的解讀,看見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透過夢的素材,看見比夢還要荒謬的現實。

透過夢的跳躍,聯想現實中不敢去想的可塑性。

做夢似乎是一種我們偷偷給自己的禮物。

潛意識的我給清醒自己的禮物。

夢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

清醒的我們運用記憶提取,來完成現實世界的挑戰與任務。

沈睡時我們的大腦依然辛勤工作,深層的整理記憶。

夢像是運用清醒時期的記憶邊角料,做一份給自己的員工餐。

看到什麼素材,就隨心所欲的創造。

而產生創造性的行為。

是我們的人生走向愛、走向自由、走向幸福的最小可行方案。

這也是我今年進修心理學之後,最重要的心得。

分享給你。

希望提供你一些思考的邊角料,產生創造性的行為。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最近我在閱讀哈拉瑞的《連結》,看到他討論「資訊的定義」,相當引人入勝。 身為歷史學者的哈拉瑞綜觀人類整個大歷史的關鍵事件,他提出資訊的用途是為了產生連結。 所謂的資訊這種東西,就是能夠將不同節點都連結成網路,創造出新的現實。 哈拉瑞說,資訊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本來就不是要去呈現既有的現實,反而是要去連結各種不同的人事物(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帝國),以創造出全新的現實。 只要能將各個不同的點,連結成網路,就是資訊。 所以資訊不一定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而是要把人事物組織起來。 身為一個在資訊軟體業工作了一輩子的我來說,這些描述句句合理,又句句重新定義了我看事情的角度。 根據哈拉瑞的定義,我重新看待什麼是軟體。 過去我會說,軟體的本質就是將各種概念變成可運算的結構化資訊。 就像水是沒有形狀的,所以無法運算,只要將水裝入容器之後,就成為了可運算的單位。 就像時間是一種抽象概念,人類最早對時間的感受來自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運動關係(四季與日夜)。 當我們把時間這個抽象概念套上了刻度,用小時、分鐘、秒來定義時間之後,時間就成為可以運算的單位。...

哈囉,朋友 或許你有聽過一句話: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大人學的 Joe 跟 Bryan 合寫的一本書,就叫做《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我在思考自己的 ABZ 計畫時,也是用這個角度來看待我所累積的事物。 尤其是關於「能力」。 我對能力的定義是:親手實踐打造事物的技能。 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並且可以客觀檢視產出成果。 以下我想與你分享三個我對於認識自己能力的思考: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如何評價能力,將影響我們的獨立性 將能力樂高化,豐富自己的百寶箱 ▋知識不會產生能力,但能力會產生知識 ▋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知識不重要,我自己就是個知識的囤積狂。 我要說的是,看別人游泳的影片一百次,我們並不會誕生游泳的能力。 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得下水才行。 我們最常見的思考誤區,就是錯把知識當能力。 如果你為了增加人生選項而進行閱讀,這很好,可以添加思考的材料。 但如果僅僅是看書、買線上課來看,這不是能力,僅僅是囤積了一堆沒用的知識而已。 不是知識本人沒用,是你本人沒有在運用知識。 運用知識來從事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才會誕生能力。...

哈囉,朋友 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與你分享新創事業領域的一條黃金公式。 LTV > CAC 這條黃金公式是用來評估一個殘酷的事實:產品到底能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人不是理性的。 我們會愛上自己親手打造的事物。 所以當我們費盡心血打造了夢幻產品,推向市場之後,我們會成為一個極度樂觀主義者。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指標,來幫助我們客觀評估。 LTV > CAC,意思是顧客終生價值大於獲客成本。 例如我們有一群客人,在一年之間,他們會來店消費 10 次,他們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就是 LTV。 CAC 就是我們為了讓這些客人來店消費 10 次,我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以下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觀點,與你分享我對這條黃金公式的看法: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顧客在旅程中與我們相處的時刻 用戶搬遷成本的心理摩擦力 ▋LTV 的基本前提就是辨認賽道 ▋ 討論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之前,我們要釐清一件事。 在這邊原文中的 Lifetime,其實不是真實顧客人生的一輩子。 主角其實是「顧客的需求」,我們想知道需求到底會存在多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