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朋友 你參與過工作坊活動嗎? 對有些人來說,參加工作坊比聽講座、看書等形式還要更有趣,更能投入其中。 因為工作坊的本質,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 人們對於親手創造的成果,總是偏愛的。 我在擔任體驗設計顧問以及講師的過程中,經常有機會舉辦工作坊,引導參與者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活動。 比起講師在台上口沫橫飛,學員更喜歡自己動手來。 比起悶頭準備提案,工作者更喜歡先有共識的討論一致性願景。 比起一次一次說明自己想要什麼,利害關係人也希望能參與規劃的過程。 我想與你分享我在實務工作經驗中,常見的工作坊用途,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有趣的啟發。 以下三種是我常舉辦工作坊的目的:
▋教學工作坊:低風險體驗陌生的概念 ▋學習的過程,就是在接觸一連串陌生的概念。 新概念與舊概念混和,形成穩固記憶後,讓我們在未來需要的時候能提取出來運用。 因此透過工作坊形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跑完上述流程。 例如我在教用戶訪談的時候,會先分享我自己的故事。 幫助學員低風險接觸一個陌生經驗。 然後再與學員討論他們工作當中,訪談可以產生的用途。 藉此將新概念與舊概念產生混和與連結。 接下來示範相關的技術與流程,為新概念注入可以模仿的行為。 然後給學員練習題目,讓他們嘗試採取行動,藉此將新概念反覆提取。 然後再給予回饋,趁著新概念尚未完全凝固之前加以塑型。 透過工作坊形式進行教學,親身體驗之後的學習記憶,就是學員自己創造出來的內容,而不是講師填鴨進去的教材。 ▋共識工作坊:互相理解才能擁有一致性的願景 ▋我在擔任新創企業的產品設計顧問時,經常會碰到多頭馬車的情況。 團隊之間如果沒有一致性的願景,越努力反而會越失敗。 尤其在面對陌生問題時,其實每個人都沒把握。 透過工作坊形成共識的過程,通常會著重在幾個重點:弭平資訊落差、參與者充分理解彼此、探索有意義的指標。 譬如我們曾經有一個客戶,他們內部團隊總是搞不懂管理層想要什麼。 在訪談的時候發現,管理者覺得自己其實有目標方向,但對於如何落地還在探索。 執行團隊覺得管理者一直改來改去,其實是不理解正在探索什麼。 在共識工作坊當中,我們先將管理者關注的市場資訊整理出來,變成「思考的材料」。 然後將事前訪談中,管理者面對市場議題感受到的困境,變成討論題目拋出來給參與者。 在這個階段,不同的討論小組會各自拼湊出核心議題的各種面貌。 所有的參與者一起獲得對於整體議題的詮釋。 通常這個結果,會大幅與管理者腦袋中的議題重疊,甚至還有補充盲點的效果。 然後再讓參與者們討論,在這個目標議題之下,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藉此探索有意義的指標以及排序原則。 如此一來,所有的人就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目標願景。 以及,之後在評估落地的解決方案時,有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大家就能一起看懂,並不是做事方法一直改來改去,而是走錯方向了。 ▋共創工作坊:親身參與是最好的設計流程 ▋或許你聽過 IKEA 效應:人們對於親手打造的事物,會覺得更有價值。 共創工作坊就是透過與利害關係人一起針對特定主題概念,進行創造的活動。 最困難的關鍵在於,什麼主題概念,對於利害關係人們是有價值的。 一起制定創業計畫、一起定義年度的 OKR、一起安排旅行。 在共創工作坊當中,會同時包含學習與共識的元素。 因為利害關係人不一定有經驗,但是他們只是對主題概念陌生,不代表沒想法。 共創工作坊,就是讓大家用共同語言來創作。 最接近的體驗形式就是玩桌遊。 大家在玩第一次接觸的桌遊時,需要先了解主題以及運作規則。 然後參與其中,使用遊戲規則來互動,以及產生結果。 共創工作坊也有這樣的特性,因此在引導設計上,難度也是最高的。 ▋結論以上三種形式的工作坊,教學、共識與共創。 這是我在講師與顧問的工作中,經常舉辦的工作坊形式。 如果你對於工作坊引導也感興趣,歡迎一起聊聊唷! by Soking |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在講某個東西不好用,或者某些服務體驗不好。 有些情況是,我們走進一個陌生的店家,但卻看不懂他們在賣什麼。 有些情況是,我們去逛新開的百貨商圈,被樓層空間的複雜動線搞到迷路。 又或者我們舉辦了一個活動,參與者無法理解當下該如何進行。 又或者我們規劃了一個流程,使用者一直卡關,抱怨複雜看不懂。 相信這類情況,也經常出現在你的工作與生活當中,造成許多困擾。 如果你希望可以早早就避免踩到這些地雷陷阱,不要重複犯錯。 那麼先看懂陷阱的長相,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想與你分享六個造成體驗不佳最常見的主要原因: 用途不明確 無法理解 挫折太多 說明太複雜 動線曲折離奇 分類層級曖昧 ▋用途不明確 如果使用者無法聯想眼前的服務有哪些用途,那就是個沒用的東西。 例如去異國的農夫市集逛街時,看見各種不同的香草植物或是香料。 這對於有烹飪興趣或是芳療有認識的人來說,可能會興致盎然。 但換成只對電子器材、3C 設備感興趣的人來說,會完全不理解要在這裡逛什麼。 我們對於「用途」的預判,取決於過往的經驗。...
哈囉,朋友 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們在使用產品服務時,抱怨體驗不佳。 但同樣的產品,其他人又會覺得還好,沒什麼感覺。 有些人因此放棄理解顧客的聲音,認為人就是有千百種樣貌。 然而,有些人會開始蒐集顧客抱怨的類型,並且尋找出最有可能的原因。 這些看起來最懂顧客心聲的高手,平常看似在漫無目的的蒐集線索。 但其實他們的腦袋中有一個地圖,正在按圖索驥的系統化洞察顧客體驗。 我想與你分享的,就是洞察顧客體驗的專家,腦袋中的三個檢查清單: 需求情境 服務流程 有效訊息 ▋檢查清單一:需求情境有哪幾類? 人們會使用特定產品服務的理由是有限的。 放棄理解顧客的人,會覺得顧客來來去去,是因為各種隨機的理由而來消費。 但每一個產品服務,背後對應到的需求類型,其實是可以被歸納出來的。 例如已經上班的人,花錢去上課的理由有: 職業發展上需要進修(升職、轉職、求職) 他人的期望(主管要求、看到身邊的人上課被影響、家人朋友的建議) 發展社交關係(認識新朋友、結交人脈、改善社交關係) 社會服務與公民意識(改善社會問題、參與地方社區、回應社會議題) 提昇認知(滿足求知慾、避免落伍、滿足心靈渴求)...
哈囉,朋友 我們在專業工作上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產生溝通問題的原因,是認知落差。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在對方腦袋中的理所當然,不見得相容於我們腦袋中的作業系統。 在我們覺得重要的規範或標準,可能對方一無所知,但又理直氣壯自己的無知。 這些都是隱藏在溝通當中的前提假設。 腦袋中的認知落差,加上語言表達的曖昧模糊,造就了溝通的困難。 而溝通困難讓溝通場景中的情緒壓力提昇,參與者的不耐煩以及立場對撞,讓溝通進入負向循環。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是對的,我也是對的? 又或者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不需要百分之百的互相認同,只需要確認彼此之間的認知,有哪些共識? 我想與你介紹,我在產品設計顧問這份工作上,是如何運用「概念模型」,在複雜又龐大的專案溝通當中生存下去的撇步。 ▋取得共識的第一步:將概念視覺化 千萬不要小看人的大腦。 我們大腦中的工作記憶區,簡直是小的看不到。 承認吧,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記憶表現,跟金魚差不多。 開會的時候,許多人可能還會一邊想著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