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朋友 你參與過工作坊活動嗎? 對有些人來說,參加工作坊比聽講座、看書等形式還要更有趣,更能投入其中。 因為工作坊的本質,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 人們對於親手創造的成果,總是偏愛的。 我在擔任體驗設計顧問以及講師的過程中,經常有機會舉辦工作坊,引導參與者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活動。 比起講師在台上口沫橫飛,學員更喜歡自己動手來。 比起悶頭準備提案,工作者更喜歡先有共識的討論一致性願景。 比起一次一次說明自己想要什麼,利害關係人也希望能參與規劃的過程。 我想與你分享我在實務工作經驗中,常見的工作坊用途,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有趣的啟發。 以下三種是我常舉辦工作坊的目的:
▋教學工作坊:低風險體驗陌生的概念 ▋學習的過程,就是在接觸一連串陌生的概念。 新概念與舊概念混和,形成穩固記憶後,讓我們在未來需要的時候能提取出來運用。 因此透過工作坊形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跑完上述流程。 例如我在教用戶訪談的時候,會先分享我自己的故事。 幫助學員低風險接觸一個陌生經驗。 然後再與學員討論他們工作當中,訪談可以產生的用途。 藉此將新概念與舊概念產生混和與連結。 接下來示範相關的技術與流程,為新概念注入可以模仿的行為。 然後給學員練習題目,讓他們嘗試採取行動,藉此將新概念反覆提取。 然後再給予回饋,趁著新概念尚未完全凝固之前加以塑型。 透過工作坊形式進行教學,親身體驗之後的學習記憶,就是學員自己創造出來的內容,而不是講師填鴨進去的教材。 ▋共識工作坊:互相理解才能擁有一致性的願景 ▋我在擔任新創企業的產品設計顧問時,經常會碰到多頭馬車的情況。 團隊之間如果沒有一致性的願景,越努力反而會越失敗。 尤其在面對陌生問題時,其實每個人都沒把握。 透過工作坊形成共識的過程,通常會著重在幾個重點:弭平資訊落差、參與者充分理解彼此、探索有意義的指標。 譬如我們曾經有一個客戶,他們內部團隊總是搞不懂管理層想要什麼。 在訪談的時候發現,管理者覺得自己其實有目標方向,但對於如何落地還在探索。 執行團隊覺得管理者一直改來改去,其實是不理解正在探索什麼。 在共識工作坊當中,我們先將管理者關注的市場資訊整理出來,變成「思考的材料」。 然後將事前訪談中,管理者面對市場議題感受到的困境,變成討論題目拋出來給參與者。 在這個階段,不同的討論小組會各自拼湊出核心議題的各種面貌。 所有的參與者一起獲得對於整體議題的詮釋。 通常這個結果,會大幅與管理者腦袋中的議題重疊,甚至還有補充盲點的效果。 然後再讓參與者們討論,在這個目標議題之下,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藉此探索有意義的指標以及排序原則。 如此一來,所有的人就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目標願景。 以及,之後在評估落地的解決方案時,有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大家就能一起看懂,並不是做事方法一直改來改去,而是走錯方向了。 ▋共創工作坊:親身參與是最好的設計流程 ▋或許你聽過 IKEA 效應:人們對於親手打造的事物,會覺得更有價值。 共創工作坊就是透過與利害關係人一起針對特定主題概念,進行創造的活動。 最困難的關鍵在於,什麼主題概念,對於利害關係人們是有價值的。 一起制定創業計畫、一起定義年度的 OKR、一起安排旅行。 在共創工作坊當中,會同時包含學習與共識的元素。 因為利害關係人不一定有經驗,但是他們只是對主題概念陌生,不代表沒想法。 共創工作坊,就是讓大家用共同語言來創作。 最接近的體驗形式就是玩桌遊。 大家在玩第一次接觸的桌遊時,需要先了解主題以及運作規則。 然後參與其中,使用遊戲規則來互動,以及產生結果。 共創工作坊也有這樣的特性,因此在引導設計上,難度也是最高的。 ▋結論以上三種形式的工作坊,教學、共識與共創。 這是我在講師與顧問的工作中,經常舉辦的工作坊形式。 如果你對於工作坊引導也感興趣,歡迎一起聊聊唷! by Soking |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跟需求方、利害關係人進行需求訪談,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舒適的過程。 這個不舒適的原因,來自於「不確定性」。 ▋需求訪談是一份充滿不舒適的任務 有可能你被要求去處理完全不熟悉的問題,因此不知該如何著手。 即使你是專家,來找你的人所提的需求,也往往跟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有所落差。 所以專家也不能只聽需求方表面的描述,還要像個偵探去挖掘問題背後的問題。 即使你搞懂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但這件事情影響許多不同的人。 那些被影響的人們,不一定想要改變。 除了面對人性的矛盾,你還要想辦法安排一切計畫。 讓這些充滿不確定性的炸彈,被放在一籃子計畫裡面,隨時等著爆炸。 這麼多不確定性的東西,要跳下去處理,會舒適才奇怪吧? ▋所有的問題都是認知的問題 那麼,我們該如何適應這些讓我們不舒適的挑戰呢? 看懂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我想從「認知負荷」的角度,來與你分享。 認知負荷,就是你大腦裡面高速公路的「車流量」。 當我們大腦中的主控台要執行某個意圖時,需要原物料(記憶、情報)。 而當某些任務過於複雜,主控台一口氣下單超多原物料卡車。...
哈囉,朋友 獨當一面的專業工作者有個最重要的指標。 那就是知道「如何了解需求」。 ▋區分菜鳥的指標 我訪談過許多專業工作上的用人主管,反覆的對他們提出一個問題: 「怎麼樣算是可靠、能獨當一面的戰力呢?」 我本來期待會聽到五花八門的答案,或者各種專業領域的能力評估方式。 結果答案意外單純。 這些專業領域的主管,不約而同的跟我說:「要會提問。」 收到一個工作上的指示、別人委託的工作、上面老闆突然有個想法丟下來。 直接思考該怎麼解決問題的,都是菜鳥。 菜鳥會浪費無數時間在猜想對方到底要什麼、在瘋狂腦力激盪提出有用的想法、在反覆修改一千次之後雕琢自己不夠完美的構想。 然後完全搞錯方向,一直重做。 ▋菜鳥的陷阱 例如,同事跑來問說,能不能幫我規劃一個問卷? 這是「他們想要一個問卷」。 但他們為何需要一個問卷呢? 沒有了解原因的菜鳥,可能會直奔主題,問對方要調查什麼? 甚至可能會糾結自己忘記以前學過的統計,還上網買了兩本書來惡補。 花了很多時間討論題目該如何設計之後,才被主管打槍。 打槍的理由是:問卷看起來不夠吸引人。 菜鳥會楞住,問卷為什麼要吸引人?...
哈囉,朋友 2024 年對我來說是既辛苦又充滿意義感的一年。 以 ABZ 計畫的角度來說,今年是我的 A 計畫正式換上職業講師這個身分的一年。 一人公司的自僱者會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 1. 收入不足,也不穩定 2. 收入足夠,但不穩定 3. 收入足夠,穩定,但很累 4. 收入足夠,穩定,且輕鬆 我在八、九年前離開最後一份產品經理工作之後,開始了自僱者的人生階段。 第一、二年處於無頭蒼蠅的狀態,好像什麼都可以做,什麼樣的合作機會來了都接。 很努力的從收入不足狀態,追趕上了先前工作時的薪資收入。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感覺自己沒有累積,只是在瞎忙。 第三年開始專注在產品設計 UX 顧問案上面,推掉了不相關的工作。 沒想到營收跟案源反而直線上升,一下子進入爆炸忙碌的狀態。 於是第四、五、六年,我掉進了一個陷阱:開始聘僱員工。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學習到教訓,那就是我在談業務、公司經營這件事情上沒什麼熱忱。 明明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自己動手做研究、規劃產品,然而當我變成公司經營者,這些帶給我意義感的工作就遠離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