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Soking

Soking 來信:推出新產品服務的三種常見陷阱

Published 14 days ago • 1 min read

哈囉,朋友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求新求變的不斷推陳出新,這是常見的產品決策。

但「推出新產品」一定是好的決策嗎?

我想與你分享推出新產品服務的過程,經常遇見的三種陷阱:

  • 搞混遠大目標與產品
  • 什麼好料都想要加進去
  • 流程永遠靠隨機應變

▋搞混遠大目標與產品

許多時候想做一件事情,是因為腦中有一個清晰的畫面。

有人稱為願景,也有人說這是夢想。

人的腦袋天生受到遠大目標所吸引。

站出來高呼遠大目標的人,往往受到人們的關注。

但遠大目標不是產品。

例如遠大目標是乾淨、節能、高效率的城市運輸,無人電動車是實現遠大目標的產品。

例如遠大目標是人人都擁有冒險的勇氣,創業貸款是實現遠大目標的產品。

但「我希望一百萬人都用我的服務」不是遠大目標,聽不出來這對目標客群有什麼價值。

還有一個常見的曖昧說法是「平台」,我們想成為 OO 領域的平台,這也不是遠大目標。

「平台」其實是抽象概念,是我們的產品服務(甚至是多個產品服務互相銜接)持續產生價值之後,吸引了多方角色透過我們的場域交換價值,才成為平台。

所以「平台」不是遠大目標的好說法,因為這等於什麼都沒說。

因此「我想做一個平台」也不是產品的好說法,因為太廣泛了,不知道該先做什麼才好。

產品就是根據特定情境目的提供解決方案。

如果我們想服務的同一群人,在特定情境中還無法被滿足,就可以考慮延伸產品組合。

就像你吃漢堡想要搭配可樂一樣,這是增加產品組合的廣度。

就像你希望餐廳可以事前預約,或者提供外送服務,這是增加產品組合的深度。

但要小心下一個陷阱。

▋什麼好料都想要加進去

有時候顧客會給我們一些意見,希望我們再多提供一點服務,幫他解決問題。

但你滿足了 A 顧客的新需求,對於 B 顧客可能是沒有意義的東西。

而且添加新東西,原本產品服務的流程很難不受影響。

對於 A 顧客來說是錦上添花的需求,卻造成 B 顧客的不滿。

這樣的產品決策真的划算嗎?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想要求新求變來創造機會,因此不斷推陳出新。

對於原本的熟客而言,偶爾有些新東西的確能刺激消費話題。

但熟客之所以是熟客,就是因為他會在特定情境下想到使用我們的產品服務來解決問題。

因為他相信我們的品質與結果,讓他不用重新評估該怎麼解決這類問題。

有相關的研究計算過,一個成人每天需要做三萬五千個決定。

光是在食物這件事情上,每天就需要做超過兩百個決定(但這是美國,我認為台灣選擇更多元,更難做決定)。

再強調一次,熟客選擇我們,是因為他可以不用煩惱怎麼做決定。

但還記得我們總是想要推陳出新嗎?

那些不斷推出來的東西,如果賣不動就算了,還有可能放棄。

最可怕的是不上不下,討好了某一群顧客,因此捨不得放掉。

琳琅滿目的選擇,看起來服務了很多客人,其實是阻礙了新客戶變成熟客。

新認識我們的陌生客會不知所措,需要花費很多力氣才能了解我們,然後花更多力氣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階段,因此熟客會因為各種理由而流失。

但新客戶面臨了選擇障礙,很難真正認識我們。

這些豐富的選擇反而成為困境,而且衍生出下一個問題。

▋流程永遠靠隨機應變

如果要手把手教會另外一個人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需要多少時間呢?

如果要執行一個長達數小時或數天的工作流程,但中間被其他工作插單打斷,我們會延遲多久才能完成原本預計的工作呢?

如果一個新產品服務開始提供,需要多久的時間校正服務品質,才能變成穩定的狀態呢?

當我們的產品組合既深且廣,還不斷推陳出新時,上述三個情境將一起發生。

如果是新的產品服務,品質可能不穩定,需要花費心力不斷觀察以及改善。

但身上的任務種類繁多,有些是無腦持續維護,有些是緊急應變,有些是未知答案的難題。

當任務種類越多,我們不斷被打斷與切換,思考的品質就持續下降。

這些事情交織在一起來到眼前,每件事都火燒眉毛。

即使想要增加人手來幫忙,但新人一開始只能處理狀態穩定的流程工作。

而舊的流程往往沒有妥善處理,就疊床架屋蓋了新的流程,衍生新問題。

因此舊的流程也不穩定,新人會不斷停下手上工作來提問。

而我們的腦袋都在處理火燒眉毛的問題,更沒有耐心去梳理問題的脈絡,幫助新人進入狀況。

舊的流程沒搞好、添加新流程、新舊問題搞到每個人都心力憔悴、找新人進來、新人卡關拖慢其他人進度、繼續推陳出新。

這樣的負面循環折磨每一個參與服務流程的人。

因此產品服務的品質不穩定,因為支撐這些事情的人來來去去。

因此生意越好反而會垮掉,因為不堪負荷。

因此生意陷入僵局也缺乏主動積極的人改善,因為都在隨機應變,沒有心力關注整體困境。

▋結論

產品就是根據特定情境目的提供解決方案,當我們搞混遠大目標與產品時,會不知道該如何前進。

為了爭取市場新機會,我們提供越來越豐富的產品組合,這同時增加新客戶認識我們的障礙。

持續推陳出新常常遺留許多歷史問題,導致沒有心力關注最有價值的事情。

這些狀況我也親身經歷多次,一旦陷入之後就難以脫身。

看懂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希望能幫助你看懂這些困境的成因。

by Soking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Read more from Soking

哈囉,朋友 我們在提供產品服務時,最常關注的事情就是行動呼籲(CTA,Call to Action)。 ▋CTA 就是我們服務顧客的機會點 往大的來說,套用《峰值體驗》所提到的四階段用戶旅程的關鍵時刻。 如果顧客不認識我們,那麼 CTA 就是讓顧客好奇的看看我們在幹嘛。 如果顧客猶豫不決想知道我們是否符合他的需求,CTA 就是嘗試看看我們的產品服務。 如果顧客下次再遇到相似的需求時,CTA 就是顧客願意一而再的重複選擇我們。 如果顧客身旁的朋友也遇到相似的問題,CTA 就是顧客願意推薦我們幫助他的親友。 ▋CTA 是顧客參與我們服務的互動過程 一個巴掌拍不響,需要兩隻手才能鼓掌喝采。 只有我們一廂情願的提供產品服務是不夠的,顧客也必須採取行動。 例如當顧客走進餐廳店裡,他是否能搞懂如何點餐或排隊的規則? 當顧客在週年慶來採購時,他能夠輕鬆的理解活動規則,做出符合利益的購物選擇嗎? 當商務旅客以及全家福旅遊團來訪時,他們能獲得適合他們的服務方式嗎? CTA 是機會點,也是服務斷點。 這些影響我們產品服務方方面面的用戶體驗歷程,有大量需要顧客採取行動的地方。...

about 8 hours ago • 1 min read

哈囉,朋友 我在參與工作坊感覺最尷尬的時刻,就是與同桌的陌生人進行小組討論。 如果沒有人發起話題,尷尬的空氣就會繼續凝結,最後小組討論毫無產出。 如果有人主動發起話題,無形的話語權似乎又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只剩一兩個人在講話,那還要小組討論幹嘛? 有沒有一種拯救尷尬星人的方式,能夠讓小組討論的參與者都能貢獻想法,並且話語權不會只停留在少數一兩人的嘴上呢? 一起孤獨地思考(Think Alone,Together)是一個有趣的討論妙招。 執行的流程如下: 公布小組討論題目 要求每個人獨自思考幾分鐘,並寫下想法 每個人輪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請一位小組成員作為代表,總結討論成果進行發表 在這個簡單又容易操作的引導技巧裡面,有幾個注意事項。 一、準備思考的材料 既然是參與工作坊,每一位來參加的人都是有意義的。 所以我們在設計小組討論題目時,要避免設計「知識驗證」的題目。 例如「台灣有多少縣市」這類基於事實的問題,就毫無幫助。 但也不能廣闊無邊際,或者需要雄厚的專業背景才能思考。 例如「試論台灣魯肉飯文化的北中南風味差異」,這要專門領域的專家才有辦法輸出思考。...

7 days ago • 1 min read

哈囉,朋友 你目前從事的工作,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網路業前輩老查的探索故事 最近聽查叔上了大人學的 Podcast 節目《大人的 Small Talk》。 大聊他的人生進入下半場之後的第二曲線發展,相當有共鳴感。 台灣開始有網路相關行業的歷史不長。 至少在我眼裡,查叔就是第一代走在前面的那群人。 在節目中,查叔聊到他一開始只是打算暫時離開工作休息一段時間。 因緣際會之下開展了副業 side project,一路至今。 他目前的工作與收入型態多元,有自己的工作坊,也有一週上班一兩天的兼職。 不依賴單一企業組織,同時也有屬於自己的產品服務,組成了多元身分的生活方式。 我聽著很有共鳴感的地方,正是因為目前的自己,也是像這樣的生活方式。 ▋不是餓死,就是累死的生活 現在我有自己的教學產品服務,也幫一些企業解決如何了解消費者市場的問題。 還有企業邀課進行員工培訓以及演講的邀約。 但這樣一人公司型態,建立多重收入來源,也是跌跌撞撞七八年才成型。 離開公司的前幾年,我主要依賴各式各樣的接案,諸如兼職帶團隊、投廣告、設計案、顧問諮詢等等。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不是餓死,就是累死。...

21 days ago • 1 min read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