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第一集是我們的固定單元〖最近買什麼〗 Soking 會邊打開 readmoo 購物車,邊分享一個月囤了哪些書, 並分享選擇買 or 沒買 的小劇場(?),穿插些與製作人沛穎的閒聊與奇思妙想(!) 本集的隱形主軸是「框架」,談了一些不同的心理學效應對商業決策的影響。
那麼,參賽的選手們:
《我只是改變一個觀點》
《解讀數據的技術》
《巨人筆記》
《框架效應》
《沒人懂你怎麼辦?》
《誤信》
上述書單有我們看簡介十分心動,買完正在閱讀的, 也有看了一輪後覺得有雷決定不買的(誒)
如果有我們最後沒買,但你看過覺得超推, 歡迎回信,告訴我們錯過的閱讀風景,或者你的私藏書單 (ノ>ω<)ノ
以下平台皆可收聽與訂閱 PS. 點擊下方連結後,會出現跳轉頁面,點擊頁面的連結就可以囉! 🎙️ SoundOn:https://reurl.cc/36mevO 🎙️ Apple:https://reurl.cc/G5DKWD 🎙️ Spotify:https://reurl.cc/V0e4kb 🎙️ KKBOX :https://reurl.cc/Y4Q0LO 我們空中見~~ |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
哈囉,朋友 前一陣子,我訪談了一群 UX 主管,詢問他們在招募新同事時,會在意哪些行為表現? 有一件事情,不約而同,這些用人主管都跟我提起。 那就是「溝通」的能力。 為什麼不是看設計能力呢? 因為設計專業的能力本來就該具備,跨不過門檻的就會被刷掉。 但影響產品設計師能力表現的關鍵因素,最後都是溝通。 有人說,這是知道該如何說故事。 向客戶或主管賣出你的設計想法。 有人說,這是訪談技巧。 搞懂用戶的痛點到底是什麼?到底有什麼需求? 有人說,這是問出真正的需求。 搞懂交辦工作的主管到底要什麼? 搞懂客戶跟我們許願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冰山的一角? ▋語言形塑我們是誰 一個人的溝通方式,會透露出許多訊息。 語言會顯示我們跟誰往來、被誰影響(所屬的圈層與文化)。 語言會顯示我們的自我認同(我正在扮演什麼角色)。 語言會顯示我們與溝通對象的權力框架(地位排序、規則主導權)。 語言會顯示我們對一件事情到底是專家還是小白(認知程度)。 語言會顯示我們避而不談的房間裡的大象(限制性信念)。 語言會顯示我們的感受,不論是正向情緒還是負面心情。 有一位哲學家說,就像水是魚的元素,語言是人類的元素。...
哈囉,朋友 你聽說過「地圖不等於疆域」這個概念嗎?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地圖)與這個複雜真實的世界(疆域)有許多落差。 我們的大腦與外界事物互動的過程,有認知頻寬的限制。 ▋太多選擇等於選擇障礙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知名的果醬實驗。 他們在超市擺了兩個攤位,一個攤位有三十六種果醬可以試吃,另一個放六種果醬。 猜猜看,哪一個攤位吸引了人潮? 三十六種果醬試吃的攤位吸引了最多人。 但是賣得比較好的攤位呢? 六種果醬的攤位賣出去更多。 過多的選擇導致顧客決策癱瘓,覺得選錯了會後悔,乾脆不選吧。 ▋專家溝通的困境 認知頻寬不足的現象,也發生在專業工作的現場。 假設你今天是一個行銷專家,這件事情會反應在你的語言模式當中。 身為一個行銷專家,你可以運用很多細膩的專業術語,來討論複雜概念。 例如你可以靈活的運用廣告投報率、轉換率漏斗、獲客成本、跳出率、SEO 等等詞彙,組織成你的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的語言模式。 而如果行銷專家的溝通對象,是對這些詞彙很陌生的小白(但人家是付錢的需求方),那整個溝通過程常常會很挫敗,或是覺得繞了半天還在名詞解釋。...
哈囉,朋友 我開始寫下關於產品設計、用戶體驗領域的相關文章,始於九年前離開最後一份產品經理工作。 我以 UX 顧問的角色與許多品牌客戶、新創團隊的合作,在這個過程逐漸的醞釀、浮現我對於 UX 如何在商業環境中實踐想法。 這些想法成為我的寫作素材。 通常我在每週電子報裡面寫下的內容,幾乎是我當下所思所想的前沿觀點。 例如說,當我談到「體驗設計是關於記憶的設計」這個話題。 或許是工作上的情境,混搭了近期閱讀認知科學,又混搭了學習潛意識相關心理學。 我寫下的,是我學習到的、我相信的、我實踐的事情。 ▋我寫作中的挑戰 因為這樣的寫作取向是自私的呢喃聲,很多時候我只能顧及把當下的想法釀出來,難以顧及讀者是不是能嚥下。 所以我也常收到回饋,像是這樣說: 「完全看不懂 Soking 在講什麼,距離很遠。」 「Soking 寫的東西讀起來很累,要很認真才能讀下去。」 「看完電子報覺得有趣,但不知道該怎麼樣試試看。」 這些朋友們的回饋,揭示了我還可以再嘗試看看的方向,這也成為我今年特別想玩玩看的 side project 想法。 ▋G.I.F.T 內容策略框架...